青山逶迤,流水潺潺。衢州市柯城区,从遍布乡村的新能源充电桩到蓬勃发展的文旅新业态,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当地通过持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为山区县域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电气化升级绘出共富新图景
白墙黛瓦,绿水流深。在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们的画笔正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梦想。这个八百多人的村庄,拥有三百多位农民画师,被誉为“乡野毕加索”,获评“全国十大农民画村”。如今,研学基地、文创工作室、特色民宿等新业态纷纷入驻,村庄从单一农业走向多元融合发展。
节假日期间,众多游客驾驶新能源汽车来到这幅“水墨长卷”中,村里停车场充电桩指示灯闪烁,成为一道别样风景。“村民买了电动汽车,游客来游玩,都能方便充电。”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介绍。近年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和居民生活提供便捷充电服务,小小充电桩,映射出浙江乡村能源结构的绿色变革。
在余东村及周边地区,供电公司推动乡村电气化升级,助力打造全电民宿示范点。通过实施厨房电气化、供暖清洁化改造,减少传统柴煤使用,既保持了乡村空气清新,又提升了游客体验品质。这些全电民宿采用空气源热泵、电炊具等设备,实现了用能清洁化、智能化。当地供电所还为民宿提供节能诊断和用能指导,帮助经营者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店里全部用电,没有了以前的油烟味,客人满意度提高了,经营成本反而降低了。”余东村“悦隐·画俚”的民宿老板江浩说道。清洁能源的使用,让游客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文明的舒适与便捷。
重大项目激活山区发展新动能
深山的清晨,霜结枯枝。在柯城区七里乡,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正全速推进。该工程位于七里乡大山深处,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差,建设上下两个水库。其中上水库坝高132.5米,为目前浙江省抽蓄电站第一高坝。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系统耗煤量约23.3万吨,减少碳排放约46.6万吨,也将成为华东电网重要的调峰填谷枢纽。
项目全面开工后,现场管理及务工人员将常态化保持1000人以上,并持续带动石料建材、工程机械、汽车运输等配套产业链发展。同时,不仅有效吸纳本地劳动力,也带动了周边乡镇餐饮住宿、房屋租赁、交通物流等产业迅速发展。农家乐贴出“招聘帮厨”启事,村民自建房出租信息随处可见。在山脚下的石梁镇,共富集聚点部分安置房已实现结顶,未来将容纳数百户从山区散居迁出的村民。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配套电网升级改造,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柯城区曾是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发展资源受限、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当地坚决摒弃传统山区县依赖低效资源开发的老路,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绿色低碳产业,突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发展动能战略转换。2024年8月,柯城区成功跻身浙江山区26县首批“调出县”行列,标志着其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不再需要特殊政策扶持。
只要找准转化路径,绿水青山就能不断释放综合效益,山区县同样可以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协同共赢。眼下,柯城正在推进美丽乡村深化、绿色产业集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孔凌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