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兰溪马涧:一颗杨梅“链”起9村共富新图景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0009版: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 陆欣 童欣妤

  8月底的金华兰溪市马涧镇,万亩杨梅林郁郁葱葱,山风吹过,送来一阵树叶的清香。“今年杨梅十分畅销。”杨梅种植大户倪晓军,望着漫山遍野的杨梅树,笑容从嘴角一直漾到眼边。

  马涧镇,作为兰溪杨梅的核心产区,不仅坐拥4.3万亩的杨梅林,更以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的亮眼成绩,打造出一张响亮的“金名片”,生动演绎着“梅好共富·甜链兴业”的精彩故事。

  驶入S314省道,便进入了“五十里杨梅长廊”,它如绸带一般,将石渠村为核心,将马坞、下杜、西湖、蒋坞、穆澄源、源口、五丰、五星等9个村庄紧密串联。阳光之下,连片的钢架大棚熠熠生辉。“这些村庄抱团发展,打造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一体化片区发展格局,把‘兰溪杨梅’这个品牌做得更优、更响。”兰溪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种创新的联动机制,让各村的资源与优势得到了完美互补:西湖村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夏季鲜果产业,让杨梅、樱桃、枇杷接力上市,夏季果香不绝;深藏于金华北山山腰的穆澄源村,则得益于优良生态,出产品质极佳的精品杨梅,成为业内交口称赞的优质产区……

  产业的蓬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五丰村,一项名为“认养一棵梅”的创意农业模式,让传统的杨梅树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树。认养人只需支付每年300至850元的费用,便可认养一株杨梅树,由村里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待到果红,认养人既可亲自前来体验采摘之乐,也可在家等待鲜果快递上门。这种模式不仅精准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也为杨梅产业赋予了沉浸式体验的新内涵,真切体现了“梅好共富”的发展理念。

  而在马坞村,新的销售模式正在形成。当地的梅农纷纷架起手机,变身带货主播,将兰溪杨梅推介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片区通过与顺丰速运深度合作的“杨梅快递共富”项目,通过量身定制的特色包装和高效冷链物流,让快递单量突破30万单,确保每一颗杨梅都能以最新鲜的状态“飞”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产业的融合不止于此。镇里每年精心举办的杨梅产业发展大会、“杨梅红杯”钓鱼邀请赛、杨梅风情园健步走等特色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搅热了乡村人气。这些活动不仅打响了品牌,更深刻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梅”为媒、农旅融合的增收新路。数据显示,2024年,9个联盟村的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达到563.25万元,实现了显著增长。

  为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马涧镇积极探索杨梅股权改革。由镇级牵头组织,按照“自愿联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9个行政村根据发展需求共同成立股份制强村公司。该项目积极争取市属国有企业在技术帮扶、市场对接、项目合作及入股等方面的支持,同步对接农业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并广泛吸纳农创客、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股经营。这一改革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让农户成为产业链的股东和受益人,为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和收入差距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从昔日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九村联动”,从传统的单一杨梅种植到如今集生产、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三产深度融合——马涧镇重点村片区通过组团发展模式,凭借一颗小小的杨梅,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描绘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