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护一溪活水 答生态变现之题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0027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刘佳明 宋梦洁 李晓乐

  高温持续,“避暑游”“清凉游”成了很多游客的选择。近日,杭州建德市乾潭镇正在举办第四届“胥溪清凉季”系列活动。户外戏水嘉年华在下包村胥源天然泳场开启。西瓜大战、溪水泼欢、亲子水仗等趣味玩水项目,与啤酒潮玩夜等特色活动串联互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与。“现在每天能卖2000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下包村村民王柏富一边制作冰粉,一边说道。

  这正是乾潭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如今,这片2万平方米的天然泳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消暑地。暑期刚过半,就已累计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而4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杂草丛生的普通河道。

  2021年,借“五水共治”契机,下包村启动胥溪河道整治工程。该村党委书记张金忠意识到,不仅要治水更要让水资源释放出经济效益。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他大胆提议将河道整治与乡村旅游结合,打造集嬉水游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玩水综合体,获得村民一致支持。

  资金短缺是首道难关。在该镇纪委监督下,村干部挨家走访讲解规划,通过多次议事会凝聚共识,最终自筹启动资金50万元。为节省开支,村干部们自己画图纸,再请水利专家指导;缺少施工队,全村党员和村民齐上阵。半年时间,800余人次参与建设。最终,昔日的普通河道转变为了一个玩水综合体。

  胥源天然泳场开放后迅速出圈,首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00多万元。下包村顺势新建骑行驿站、露营基地和民宿等配套设施。2024年,村集体经济增收突破50万元。

  天然泳场火了,也吸引了年轻人返乡。陈亮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旅游旺季时,他的民宿一房难求。像陈亮这样的返乡青年已有不少,有的开民宿,有的搞直播带货,带动莲子、笋干等土特产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这一模式也得到建德市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调研后建议推广下包村经验。近年来,该镇开展堤坝生态化改造、河湖缓冲带建设,实现流域治理的迭代升级,陆续完成生态堤防新改建64.9公里,打造亲水节点56个。

  生态价值正转化为经济价值。乾潭镇探索“水+”新模式,融合文、旅、体、农等一体化系统开发,充分挖掘河湖效益。例如,聚焦“水+运动”的方向,举办各类赛事20余场;围绕“水+休闲”的特色,建成汪活源等7个特色露营基地;挖掘“水+文化”的内涵,开发伍子胥、硬板龙等文化资源……2024年该镇接待游客5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00万元。

  在做好水文章的同时,乾潭镇也在盘活山地资源。马岭天观景区依托独特山地地貌,开发了徒步、岩壁探险等户外项目。今年又通过设施提升串联景点,推出“马岭夜游”等新项目。

  “我们将继续做好‘山水文章’,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乾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生态化、品质化导向,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等多产业融合,形成具有乾潭特色的山水运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