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佳佳 钱关键
晨雾氤氲,金华义乌大陈镇溪后村的龙虾基地传来孩童的欢笑声;暮色四合,上坑仁村的水上星光夜肆点亮群山,流淌着笑语与食香……蜿蜒流淌约10公里的八都溪,如同一条灵动的纽带,串起了上坑仁、溪后、马畈、团结等村落,更将亲水乐园、水上集市、龙虾基地等优质水上项目紧紧串联,在绿水青山间“淌”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水上共富带”。
位于八都溪上游、群山环抱的上坑仁村,肩负着守护“生命之源”的重任,却曾深陷“守着好山水,过着紧日子”的困境。为严守生态红线,大陈镇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了河道生态治理和堰坝改造工程,深化落实“河长制”及三级联动巡查机制,将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正是这份对清澈的坚守,让省级“美丽河湖”八都溪的资源禀赋得以释放。当地巧妙利用水库、自然溪流与闲置空地,打造起水上娱乐综合体,不断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一同巧设的水上星光夜肆,更是点亮了山村的夜间经济。据了解,去年夏天,上坑仁村日均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水上星光夜肆项目为村集体创收超200万元。守护好源头活水,八都溪回馈给上坑仁村的,便是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而依傍着八都溪的溪后村,也将昔日的闲置河滩地蝶变成热门打卡地。秘诀便在于“稻虾轮作”的绿色循环智慧。每年4—8月精养清水龙虾,8月后轮作生态水稻,使亩均产值跃升40%。今年“五一”龙虾节单日游客超1.5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5万元。产业链也如溪流般自然延伸——垂钓区的“35元保底套餐”、桥下营地的炊烟、网红咖啡馆的“龙虾拉花拿铁”,吸引着八方来客。当地通过党建联建不断整合河滩资源,同时引入镇强村公司统一运营,成功将农耕文化、红色记忆与休闲娱乐串联在八都溪畔。“五一”以来,接待研学团队近百场,游客超8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超60万元。
从上游上坑仁村的生态亲水体验,到溪后村的稻虾欢歌,八都溪这条生态廊道,清晰地勾勒出大陈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共富产业的生动轨迹。当地以溪流为脉络,通过“串珠成链,连线成网”的全域旅游规划,精心打造多条特色线路:八都片区聚焦亲子互动,九都片区深耕自然景观,使片区景点互相引流,有效破解淡旺季瓶颈。与此同时,数字赋能进一步激活生态价值,“惊喜大陈”小程序整合“游住购吃”服务,实现“一码通大陈”智慧旅游,让沿溪产业带活力持续迸发。
上坑仁村将水源保护视为生命线的坚守,溪后村以循环农业守护田野生机的智慧的背后,正是大陈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当地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精心呵护并不断优化提升着八都溪水资源,共同铺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共富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