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一池荷花探寻“两山”转化新路径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0024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 陈健贤 何贤君

  傍晚,金华义乌市福田街道官端前村文化礼堂旁的荷塘边,市民早早聚集,荷香与笑语交织,一场以荷为媒的盛会,悄然唤醒了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曾几何时,捧着“省级经济薄弱村”帽子的官端前村,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村头巷尾荒田连片、杂物乱堆。

  改变的密码,深藏于绿水青山间的抉择。村两委在街道支持下大胆破题——流转整合30余户零散土地,引进优质品种莲蓬,将阳光大道旁40亩撂荒地彻底唤醒。该村党支部书记楼显礼指着碧叶连天的荷塘感慨:“荒地变荷塘不容易啊!如今一亩荷塘能产近5000个莲蓬,40亩荷塘光莲蓬就能有10多万元销售额。”

  昔日的荒地蝶变为丰收的荷塘,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这片蓬勃生长的绿意,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采莲,更点燃了村民创业热情。“莲蓬根本不够卖!”楼显礼笑着说,村里顺势推广优质品种,10余户村民已自发加入种荷行列。

  以荷为媒,官端前村撬动的是整条农旅产业链。“产业兴则民富。”楼显礼细数村庄振兴足迹——依托农田与荷塘基底,春耕节、荷花节、丰收节贯穿四季;农耕体验、农家乐、垂钓采摘等多种业态应运而生;标准化农田建设与农企运营稳步推进。如今,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已跃升至135万元左右。

  生态红利最终浸润在村民日常点滴中。上午10点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门口,80多岁的楼樟潮老人接过热腾腾的饭菜满脸笑意。“年纪大了做饭费劲,这里一荤一素吃着暖心舒胃!”村里更将党群服务中心前移至村口,内置妇女儿童驿站、乡村阅读吧等空间,让文明实践融入荷香袅袅的闲暇时光。

  数字化治理也为这幅田园画卷添上智慧亮色。村里引入智慧服务平台,开通便民服务掌上通道,出租房管理、停车引导、村民议事等事务一“图”尽览,村民共治共享的舞台从未如此开阔。

  义乌市福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官端前村的蜕变,是街道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该街道正在整合阳光大道沿线六村资源,构建“市场服务+电商集群+农旅体验”协同发展模式。“未来,我们要打造更多‘官端前村’,让电商经济与休闲农业双轮驱动村民共富。”

  夕阳沉入荷塘,游人仍流连于莲叶深处。这片承载着希望与乡情的碧波,正荡漾出义乌“有情有义”的时代新韵,正无声印证着:绿水青山捧出的,何止是亭亭风荷,更是乡村振兴路上沉甸甸的金色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