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金华农商银行系统:以金融之力点亮“绿富美”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0012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年久久为功,必有回响。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浙江推动生态经济向美丽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呈现勃勃生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金华管理部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金华农商银行系统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关键环节和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不断强化金融供给,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沈超

  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

  从被喻为“看不到发展希望”的“水牛角村”,到成为全国闻名的“共富样板”,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的变化,离不开义乌农商银行的助力。多年来,该行通过精准信贷支持、政银协同共建和长效帮扶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县域金融答卷。

  2020年,义乌农商银行主动对接李祖村,与村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量身定制200万元“消薄”低息贷款,专项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和旅游业态孵化。这笔资金成为撬动村庄发展的“杠杆”——青石板路修缮、“妈妈的味道”木屋集群建设等项目陆续落地,村集体年租金收入增至13万元,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

  义乌农商银行还创新“金融+公益”模式,连续三年无偿捐赠乡村振兴专项基金64.7万元。同时,设立“共富驿站”,派驻金融指导员驻村服务,为村民提供小额信用贷、数字支付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农户开办糖水铺、手工作坊等小微业态。如今,李祖村集聚各类业态创客62家,吸引农创客200多名,该行为李祖村62户创客贷款,金额达1643万元。

  依托李祖村生态与文化资源,义乌农商银行提供各类配套建设支持。随着李祖村游客年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及外籍游客的增多,该行对20余家重点商户布放了外卡POS机,还耐心细致地对农创客进行了POS机使用培训,确保境外友人在李祖村能够轻松使用国际主流银行卡完成支付。

  从“脏乱差”到“绿富美”,李祖村的蜕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义乌农商银行以“金融画笔”点绿成金,通过产品创新、资源整合与长效陪伴,探索出一条“银村共治、生态共富”的特色路径。

  在金华,绿色产业图景生机盎然,35万亩苗木基地、4223家苗木企业与11.8万从业者共同构筑完整的产业生态。今年上半年,金华全市苗木销售额超31亿元,总产值破60亿元,其中金华成泰农商银行服务区域贡献了60%的份额,金融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曾经,苗木产业深陷融资困境,作为特殊动产,苗木存在抵押难、审批繁、周转慢等问题。2020年4月,为响应苗农诉求,金华成泰农商银行以金融创新为产业破局,深入调研后推出“花木贷”产品,将苗木转化为可抵押的“活资产”,为产业破局注入动能。“花木贷”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助力企业升级蝶变。浙江大美农业有限公司获贷4000万元建成智慧园区,打造“看苗景、买苗木、享苗趣”的乡村旅游新场景,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从“卖苗木”到“卖风景、卖体验”的跨越。

  截至今年7月末,金华成泰农商银行已向9038户花卉苗木经营者发放“花木贷”32.26亿元,推动苗木产业从低端粗放迈向高端精品,形成高、中、低端全配套的产业链。

  绿色信贷助企向“绿”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金华农商银行系统以绿色信贷助力地方经济向“绿”转型,向“智”前行。

  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分拣系统,浦江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日均高效处理废旧塑料70吨,将其转化为建材、日化包装等再生资源产品,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黎生环保订单显著增长,但原材料采购的巨额资金需求及扩产所需的设备升级需求,成为发展瓶颈。

  浦江农商银行在“助企走访”中发现情况后,启动绿色金融快速响应机制。该行联合浦江县担保公司,为黎生环保新增200万元专项绿色信贷授信。这笔金融“及时雨”迅速到位,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近年来,浦江农商银行将发展“绿色信贷”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全力支持县域内“含绿量”高、潜力大的环保、节能、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提供优惠利率、简化流程、创新担保、主动上门等一揽子措施,搭建了一站式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该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达7.51亿元。

  机械五金是磐安县的传统产业之一。前不久,磐安县强力五金厂沿用了10年的老旧生产线成了负责人张为明的“心病”——不仅能耗高,粉尘排放还会超标。

  “一套新的智能环保设备要200多万元,能减少30%的能耗和60%的粉尘排放,但手里的钱都压在原材料上了。”张为明坦言。

  传统贷款看重厂房、设备抵押,可中小企业最缺的就是“硬资产”。直到磐安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打破了这一窘境。该行以企业所拥有的排污权为抵押,发放最高为排污权评估价值80%额度的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真正将“沉睡资产”变为“流动资本”,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绿色贷款262户约6.9亿元。

  “以前企业总觉得上环保设备是‘烧钱’的买卖,现在观念转变了。”浙江永尔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家以环保治理为主的科技型企业,拥有多项环保专利技术,在国内垃圾分类政策红利下迎来战略转型,却因订单激增面临资金困境。

  针对企业产业的“含绿率”,东阳农商银行的“阳光·碳易贷”如及时雨,第一时间提供足额绿色信贷。同时,更以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让沉淀的专利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东阳农商银行打出一套绿色金融组合拳:出台《绿色金融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优化绿色信贷投放绩效考评机制,完善尽职免责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打破传统信贷桎梏,为企业注入“敢贷、愿贷”的底气。在此基础上,该行持续产品创新,推出“阳光·碳易贷”“阳光·光伏贷”“阳光·环保贷”等产品,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产品矩阵,通过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的“三快机制”,为超1000户企业提供14亿元绿色信贷支持,以“阳光”信贷推动资源型经济向低碳未来加速奔跑。

  普惠金融解锁富民产业

  山水资源丰富的金华,火热的乡村旅游如同一颗璀璨明珠,在绿水青山间熠熠生辉,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更书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坐拥千亩森林、清泉水潭的青枫谷民宿,是武义县柳城畲族镇车门村的“天然氧吧”。随着年轻客群成为消费主力,民宿原有风格与设施已不适应客户需求,亟须改造升级。在走访中了解企业需求后,武义农商银行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向青枫谷民宿有限公司发放500万元“旅担贷”,精准解决了民宿改造的资金困境。

  改造后的民宿,吸收极简建筑风格,融合本土“山居”理念,实现餐厅与民宿独立设置,进一步完善了空间重构与游客体验。同时,新增特色咖啡果茶服务、水上项目、山间书房等,满足年轻客群多元化需求,为乡村文旅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武义农商银行积极围绕新能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林下经济、低空经济、土特产经济等绿色普惠型产业链布局,构建“链式服务”生态,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升级,以实际行动将绿色金融与生态旅游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9.79亿元,较年初新增0.77亿元。

  一个景区带动一片区域,一条线路激活一方经济。“之前村里卫生费都没人交,老百姓的意见很大。”永康市江南街道山门头相关负责人说。这个背靠水库、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曾一度经济薄弱、村民致富无门。如何用“绿水青山”解锁富民产业,成了全村的首要课题。

  村两委转变思路,决心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永康农商银行送来“及时雨”,先放贷200万元支持景区一期建设,又推出最高30万元的纯信用“致富贷款”,扶持村民经营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2020年,岗谷岭景区一期探险项目建成,形成“娱乐+餐饮+住宿”的完整旅游产业链,当年“五一”假期,含玻璃漂流、丛林飞车等12个项目的景区开业即走红,1000多米的玻璃滑道成网红打卡地。此后景区扩建至23个项目,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年营业额近千万元,村民纷纷开超市、办饭店,实现创业增收。

  截至目前,永康农商银行已累计为山门头村村民发放小额信用贷265笔、3604万元。未来,这里将继续推进温泉度假和儿童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向着年营收5000万元的目标迈进,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稍息,立正!”走进兰溪市柏社乡嵩山军事主题乐园,一群群身着迷彩戎装的“小军事迷”们兴致勃勃地穿梭在乐园内,了解国防知识,体验军事化生活。

  嵩山军事主题乐园所在地,在明朝时曾是军事练兵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柏社乡积极开展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盘点,引入投资,以军事拓展主题开发游乐园。然而,由于山体地质坚硬,施工难度较大,建设前期资金出现缺口。了解情况后,兰溪农商银行主动伸出援手,为其提供信贷资金1000万元,保障工程如期推进。

  新项目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新机遇。“家里土地闲置很久了,这次建设主题乐园让这块闲地生了钱,我还找到了工作,真是太好了!”北舒村民舒大伯高兴地说。据了解,该项目已带动周边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兰溪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助推器”作用,紧紧围绕“生态兴即文明兴”,丰富产品“工具箱”,深化政银合作,积极引入优质项目。目前,该行已靶向投放文旅产业信贷资金1.33亿元,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热辣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