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金燕翔
通讯员 陈坚
这两天,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的松盛园乡创飞地内,200吨采自王坛镇的青梅已浸水腌渍,将被做成青梅干、青梅腐乳、青梅酒、青梅酱等产品。随着全自动米酒生产线的高速运转,来自稽东镇的稻米被制作成一瓶瓶包装精美的米酒,销往全国各地。
王坛、稽东的农产品,为什么送到平水加工?“两镇全域处于水源地保护区,无法发展加工业。”柯桥区共同富裕指导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旭鹏解释,“而相邻的平水镇作为省级中心镇,产业承载能力不弱。”
柯桥持续推动平水、王坛、稽东以“南部三镇”的概念抱团发展。今年更是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为目标,启动了南部山区强村富民行动,乡创飞地正是重要载体。目前,最早成立的松盛园乡创飞地和华瀛竹木乡创飞地已落户加工企业7家,预计每年可从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采购农副产品至少500万元。
王坛镇东村村拥有千亩青梅林。“乡创飞地建立后,松盛园不仅收购了2万棵青梅树,还以每天120元的工资雇佣村民采摘。”东村村村委主任蔡家苗说。
柯桥还在探索总部经济模式与物业抱团合作等多元路径。其中,总部经济定向集聚南部三镇新招引落户的优质经营主体,物业抱团则允许三镇的经济薄弱村将环保权益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区属国企参与运营工业园区,获得相应投资收益。
位于柯桥主城区的群贤198文创园内,有建筑面积超7000平方米的总部经济集聚区,现已入驻企业19家,南部三镇已累计收获飞地专项税收865万元。依托物业抱团合作机制,南部三镇的58个村也入股区属国企投资了工业园区,年村均分红达30余万元。
与社会资本的不断联动,让柯桥南部三镇的生态农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稽东镇车头村集中流转的700亩土地上,浙江德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现代化富硒黄粉虫养殖车间、生物发酵车间及高标准种养基地等现代化富硒产业链,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
此外,柯桥南部三镇共有计划总投资超140亿元的38个产业投资项目正在或即将启动建设。在德为农业等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生态菌菇、青梅系列产品、香榧衍生品、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品已陆续上市销售。
为进一步形成合力,柯桥区不久前成立了“鉴水源”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有平水日铸茶、松盛青梅腐乳等72款产品入驻,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并将通过开设线下品牌专柜、加强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土特产”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们将以生态共富为主线,深度挖掘南部山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红利,加强生态农业项目培育招引,打造独具特色的土特产产业链,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柯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