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实磊
16日上午,海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海门区融媒体中心,以家属口述、画师创作、AI后期增强的方式,为杨廷再烈士绘制肖像。这是海门区为生前无影像资料英烈“补全”容颜计划的重要一步。
(9月20日本报3版)
有一种铭记叫“为英烈画像”。在岁月的长河中,有的人留下了影像,有的人只留下了名字。对于那些未曾留下照片的英烈而言,后人只能在文字里追寻、在记忆里描摹。今天,当我们用画笔与科技“为英烈画像”,便是为这份“空白”补上一笔庄重的注释。
让英烈“重现”,让记忆长存。当烈士的面庞在纸上渐渐清晰,泪水涌上亲属的眼眶。那一刻,不只是画像“像了”,更是时空跨越的团圆。画像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一种与历史的凝视。当我们凝望这些被还原的容颜,仿佛能听见他们在战火中无畏的脚步,看见他们在黎明前慷慨赴死的背影。
烈士的青春定格在枪林弹雨中,画像所勾勒的不仅是眉眼神采,更是精神风骨。人工智能为画像上色,史料考证为形象增辉,数字技术让记忆不再模糊,而是更加鲜活。纪念的方式在更新,但核心的价值从未改变。画像是形式,铭记是目的,传承是使命。无论是画笔的描摹,还是科技的重现,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答案——让英烈不被遗忘,让精神世代相传。
为英烈画像,是追忆也是传承,是怀念更是前行。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因为有他们的坚守,才有我们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