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缕阳光刚爬上窗台,鼻尖就被一股温暖的香味轻轻勾住,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把我从睡梦中牵了出来。我循着香味来到厨房,奶奶正用海安特产麻虾酱炒着鸡蛋,那浓郁的鲜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这是我家乡海安最具烟火气的味道,也是我心中“家”的味道。
走出家门,我去了最喜欢的七星湖公园。七星湖公园像一颗翡翠镶嵌在城市里。柳树姐姐的长头发在风里飘来飘去。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里追逐嬉戏,看游船在湖面泛起层层波纹。听,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知了也在唱歌呢!不远处的老街却又是另一番景象,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老式的木门窗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几个老爷爷坐在巷口的石凳上下棋,欢声笑语回荡在巷子里,满是岁月的温柔。
不过,最热闹的还是过年的时候!正月初五那天,街上可热闹啦!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从老远就听得见。我骑在爸爸的肩膀上,看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龙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还会眨眼睛呢!后面跟着几只调皮的大狮子,一跳一跳地朝人们点头。大家都开心地拍手叫好,爷爷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妈妈还带我去看了海安花鼓表演。那些阿姨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手里拿着小鼓,一边跳舞一边敲鼓,节奏咚咚咚的,特别好听。她们转起圈来的时候,裙子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美极了!
爷爷告诉我,以前海安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现在到处都建起了新楼房,马路又宽又干净,就连乡下老家都变得可美了。去年回去时,我发现村里新建了一个大广场,晚上好多奶奶都在那里跳广场舞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海安,有好吃的美食,有好玩的公园,有热闹的舞龙狮和花鼓表演,还有越来越美的风景。生活在这里,我每天都觉得特别开心。我爱我的家乡!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五(5)班 许警文
指导老师 傅桂梅
体验蓝白之美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我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灵姝阿姨的指导下,体验了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也让我对非遗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刚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条条蓝白相间的布料挂在高高的木架上,它们随风飘动,将炎热的暑气扫去了一大半,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蓝白的世界。
吴阿姨带我来到蓝印花布制作区,她告诉我,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刮浆防染花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他们家一直致力于蓝印花布的保护和传承,到她已经是第六代。她还告诉我,制作一块蓝印花布,一共要经历画样、刻版、上桐油、刮浆、染色等几道主要工序。我选择了最近很火的哪吒图案的底版,用铲子把浆透过刻版上的镂空印在布上,然后把刻版上多余的浆刮走,最后再把刻版揭开,一个完整的图案就印出来了。
最神奇的是染色环节,我把布放进靛蓝色的染缸里,过了一会儿把它提起,布变成了绿色。当我正以为这缸蓝色的水出了问题的时候,它又慢慢变成了蓝色。吴阿姨告诉我,这是纯天然的靛蓝草做的染料,跟空气接触就会产生反应变色,平日里的制作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六到八次,才能达到理想的颜色深度。
最后,我将布取出,用木片轻轻刮去浆层。我惊喜地发现,我的作品已经完成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方巾,但它凝聚了我的努力和汗水,也让我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不易与精妙。蓝白相间的图案里,不仅藏着老一辈匠人的耐心和祖先的智慧,还藏着像吴阿姨这样年轻传承人的热爱。非遗从来都不老,它会像这蓝印花布一样,永远新鲜,永远美丽。
临走时,我和吴阿姨还达成了一项约定,将来我可以帮她设计小朋友们喜欢的纹样做成底版,参与到非遗传承和发扬的工作中来。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四(5)班 张黄泽
指导老师 曹伟伟
向日葵观察记
7月1日 星期二 晴
种子发芽啦
今天早晨,妈妈递给我一袋惊喜:葵花籽!我小心翼翼地把葵花籽埋进湿润的泥土里。第三天的傍晚浇水时,突然发现土里冒出个翠绿的小脑袋——种子顶开了厚重的“被子”,露出两瓣嫩黄的子叶,像极了婴儿的小拳头。它们紧紧抱在一起,仿佛在说:“外面的世界真亮呀!”
7月7日 星期一 晴
长出真叶
一周过去,向日葵长出了真叶!子叶渐渐舒展成两把平整的小扇子,新叶却像被施了魔法,边缘卷成波浪形,摸起来毛茸茸的,像猫咪的肉垫。茎秆又细又直,在阳光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风一吹就轻轻摇摆,像在欢快地跳着圆舞曲。
7月14日 星期日 晴
追逐阳光的舞者
茎秆已经长到大约十五厘米高,叶片像一把把小绿伞,层层叠叠。最神奇的是,所有叶片都朝着窗户外太阳的方向倾斜,像一群仰望太阳的虔诚信徒。我悄悄转动花盆,第二天早上竟发现它们又齐刷刷地转了回来!原来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呀,真是群执着的小家伙!
7月21日 星期日 多云
花苞初绽的秘密
今天我在茎顶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小绒球!它藏在叶片中间,表面布满细密的绒毛,像颗裹着苔藓的鹅卵石。我轻轻拨开叶子,看见小球顶端露出了一圈金黄的“牙齿”——是花瓣的雏形!它们紧紧抱在一起,像在守护一个即将苏醒的秘密。
7月30日 星期三 晴
金色的小太阳
今天终于开花啦!花苞完全绽放成一个直径10厘米的花盘,金黄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层层叠叠向外舒展。花盘中央是密密麻麻的褐色小花,排列得像精密的齿轮。凑近一闻,还有淡淡的香味呢!此刻的向日葵昂首挺胸,真像梵高画里的小太阳,把整个阳台都照亮了!
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江羽萌
指导老师 张晓辉
我的解压小宝贝
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我却对着天花板发起了呆。最近作业堆得像小山,心里总觉得闷闷的,不知道该玩点什么放松一下。忽然,脑袋里“叮”的一声,一个好主意蹦了出来——做个捏捏乐!我最爱捏软软的东西,特别解压,于是,我赶紧坐直身子,准备动手。
我翻箱倒柜找出材料:一叠彩色卡纸、五颜六色的水彩笔、粉红色的透明胶带……第一步是做长方体的身子。我急着想快点做好,便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纸,粘的时候手忙脚乱,纸边歪歪扭扭对不齐,结果刚粘好的盒子一下子就散了。我有点泄气,可转念一想:慌慌张张可做不好。于是,我耐着性子拆开重新粘,这次每条边都仔细对齐,方方正正的盒子终于立了起来。
接着,我剪了两个半圆,用双面胶小心翼翼地贴在长方体的前后两边,就像给小盒子装上了一对胖乎乎的“小耳朵”。然后,我把软软的柔纸撕成小块,一点点塞进盒子里,直到它变得鼓鼓囊囊的,最后裹上一层透明胶带,防止柔纸掉出来。
我捧着做好的捏捏乐,轻轻捏了捏,软软的特别舒服,心里的压力好像一下子都被捏跑了!这次做捏捏乐让我明白,失败一点都不可怕,就像写作业时做错题目,只要认真改过来,下次就能做对,这大概就是老师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吧!这个小小的捏捏乐成了我最爱的解压小宝贝。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三(13)班 季辰沐
指导老师 唐姗姗
大阅兵观后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洪亮的歌声回荡在整个天安门广场上,这里正在举办庄严的升旗仪式。只见,一排排官兵们如同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在广场上笔直地站立,穿着一尘不染的军服,眼神注视着五星红旗升上蓝色的天空。右手举起敬礼,齐声唱着国歌。
随后,敬爱的习近平主席站在一辆黑色阅兵车上向官兵们问候:“同志们好!”受阅官兵们以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声音回应:“主席好!”接着,一架架战机呼啸而过,排列成整齐的队形,在空中组成“80”字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紧随其后的几架飞机垂下三条鲜艳的横幅,上面写着“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
最后,装备方队更是气势恢宏,一辆辆先进的战车、一门门威力强大的火炮犹如钢铁洪流,展示着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
看着这盛大的阅兵场景,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更让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早日报效祖国。
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四(1)班 李彤
指导老师 张晓辉
家乡的变化
最近,我的家乡在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家门口的公园焕然一新。健身器材安装了智能记录设备,轻轻一按就能统计运动数据。湖边设置了水质监测仪,一旦超标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便会及时清理杂质。路灯也更智能了,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明暗。
乡村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喜。过去耕种收割全靠农民伯伯的双手,辛苦又低效。如今,农田里机械穿梭,无人机施肥喷药,智能灌溉系统还能按需浇水,既省力又增产。
这些日新月异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人民的笑容更加灿烂,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启东实验小学三(14)班 樊奕昀
指导老师 顾燕华
小树叶的旅行之路
小树叶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飞舞着,就让我们跟着它一起旅行吧!
小树叶的旅行开始了,它飞啊飞,飞到了花园里,遇到了麻雀姐姐,麻雀邀请小树叶去参加它的舞会。只见麻雀姐姐一会儿轻盈飞起,一会儿缓缓降落,就像天空中的仙女,灵动的舞姿美丽极了,看得小树叶眼睛都舍不得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小树叶告别了麻雀姐姐。它乘着风,继续旅行,飞啊飞,飞到草丛里,遇到知了哥哥。知了哥哥为小树叶演唱了一首歌,歌声时而欢快,时而忧伤,小树叶听得都入迷了,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这美妙的旋律。
第三天,小树叶告别了知了哥哥,随着风,飞到森林里,落在一处空地上。经过大自然的滋养,它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虽然小树叶长成了大树,但是它常常想着旅途中遇到的美好,麻雀姐姐的舞姿、知了哥哥的歌声……这场旅行也成了它藏在心底最珍贵的回忆。小树叶的奇妙旅行就这样圆满结束啦!
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三(1)班 董琳
指导老师 茅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