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书估中有识力者”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A13版:文化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丁古尼

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原是黄裳插架之物,其跋尾云,“北京修绠堂估人孙氏,余素识之,人颇健谈,而每得异书。月前来海上,访之于其小楼上,询之,无何善本。日昨闻风子兄言,渠携书四种拟售之文化部,今晨石麒来,亦告曾见一单于渠处,即往访之。初尚不肯以书出示,坐谈移时,始于后楼取此弘治本《遗山集》出,继又出黄丕烈校跋之善耕堂顾氏抄本《东国史略》、叶石君朴学斋抄本《吕和叔文集》,朱墨灿然,皆名迹也,不肯言价,姑先以四石米值获此书归,更订后约观它书,快慰之至。久不见异本,遂有眼明之乐,归而濡笔记之。时庚寅(1950)九月十四日,秋晦作寒,黄裳识于海上”。此跋未见《黄裳集》,乃集外文。

所谓“修绠堂估人孙氏”即孙诚俭(字助廉),本在北京经营古旧书业,1942年,在上海设分号。据黄裳说,“修绠堂在上海的分号是温知书店,在三马路转角的一角小楼上,也没有招牌。助廉五短身材,微胖,跟老兄不一样,是极喜交际的”,且气魄大,谢兴尧说,“孙某在沪时,因联络应酬喜吃酒,一夕数千金无吝色”,不知黄裳当时是否也做过孙诚俭的座上客。1950年秋冬之间,孙诚俭在上海售书,黄裳“近十日来得书几三十种”,其中明崇祯刻《吴骚合编》“百万一掷,倾囊不惜”,则较这册“四石米值”《遗山先生诗集》似未遑多让也。

《遗山先生诗集》第二十卷之尾还有一条黄裳题记,“今日又见一本,为休阳汪季青所藏,印工较此为佳,尚存李瀚重刊序,当并储之也。壬辰(1952)二月十七日”。大概就在此时,黄裳“闻孙助廉已破产倾家,颇为之惜。此人为书估中有识力者。每至一地,多得异书。余获善本于其肆最多。今乃不可问矣”,而且“壬辰夏秋之际,余两至北京,曾数访助廉于东四修绠堂,已无书应市矣。其人意兴亦大劣”,最后落寞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