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松花江上》的力量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A12版:文化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喜乐

九三阅兵的当天正好在外出差,到中午才得空看直播的回放,身穿不同制服的每一张面孔都英气蓬勃,整齐划一的正步令人震撼,如群山巍峨,如巨浪激荡。暖场音乐的选择也意味深远,第一首是《松花江上》,是词曲作家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这首歌要在广场上唱出力量比较难,但醇厚的男中音和男低音把“我的家”三个字唱出来的时候,用歌声建构了一个空间,把所有人的思绪拉回了过去,唱到“九一八”的时候低沉的声音变成了一声怒吼。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松花江上》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随着阅兵仪式的进行,一列列整齐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承载着国家底气的重型装备逐一亮相,现场的氛围瞬间被推向高潮,相信所有看到的人都会热血沸腾。轰鸣的坦克列阵而过,钢铁履带碾过地面的声响震彻人心,舰载机模型与实物同框展示,机翼舒展间尽显海空卫士的锋芒,还有身形灵动的新型无人潜航器,以科技赋能的姿态诠释着现代战场的新可能,这都是中国实力的具象化体现,也是每一个中国人赢得未来之战的底气。这一切与《松花江上》所传达的精神相互呼应,八十年来,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

昨晚听一个朋友说起,他有幸观看过阅兵的第三次彩排,即便是彩排,那种震撼也让他跟周围许多人一样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国家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松花江上》作为阅兵暖场歌曲,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跟阅兵的方队一样,值得循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