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皖
看完太空实景纪录片《窗外是蓝星》,我不止一次被震撼到,只有在大银幕看,才有最佳观影效果。
我对太空知识了解甚少。看到了3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生活工作183天,除了敬佩,最触动我的一句台词是女航天员王亚平说的,在太空生存,最受挑战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限制人类探索太空的不是医学,而是心理学”。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宇航员们在失重的太空舱内飞来飞去,搬运重物不费吹灰之力,吃的饺子与刀叉都在空中飘浮着。
如果只是在太空短暂停留,那这一切都觉得好玩。但宇航员们要在空间站工作半年。失重给地球人的身体也会带来各种危害,比如免疫力下降、肌肉萎缩等。所以,宇航员们需每天雷打不动地进行两小时的体能训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太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去完成艰巨的任务。
王亚平在电影里担任讲解员,她美丽又理性,声音也悦耳。她到太空工作,只带了女儿平日最爱的一个小玩偶,每天看看那个小玩偶,是给她心理能量续航。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他们在太空也要过得红红火火。相互理发,换新衣。叶光富帮翟志刚理发时,理了半天发现推发器开关没打开。他憨憨地对着镜头说,这段不录了吧?另外两个伙伴说,录!大家都笑了。
王亚平还在太空授课,给在地球上的学生做往一滴飘浮的水滴中加泡腾片的实验,出现了一个类似地球的神奇画面。
她还说,太空飞行的速度是子弹的7倍,一天24小时内他们可以看到16次日出。这立即使我想起《小王子》里小王子说:“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宇航员出舱是高危作业,看他们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就知道有多难。翟志刚拥有最丰富的航天经验,他第一个出舱。王亚平紧随其后,叶光富最后。看宇航员们在太空行走,他们的心情如何,激动?兴奋?恐惧?还是都有?
王亚平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出舱作业的女航天员。一向情绪稳定的她出舱前也有些紧张。她特别注意安全绳,说如果绳子断掉,她就永远飘浮在太空了。她应该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永远见不到心爱的女儿和家人了。
深呼吸后,她从容出舱,协助翟志刚顺利完成工作。
喜欢影片中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后对地球深情回眸的镜头,那是科技发展后人类的终极浪漫,人类的探索精神永无止境,回望曾孕育自己的蓝色星球,转身飞向更浩瀚未知的宇宙。
看完电影,我觉得只要有强大的心理支撑,人类飞到别的星球定居绝不只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