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桃花潭水深千尺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A08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钱泽麟

看到这个题目,读者便会想到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我们也是因为这首诗而来到安徽宣城泾县桃花潭风景区的。那么,桃花潭景色如何?汪伦是什么人?诗仙李白为何赠诗给他?

我们来到桃花潭,只见水光潋滟,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桃树青藤纷披。秋初绿荫如毡,鲜花似火如霞,古楼飞阁隐约其间,犹如蓬莱仙境,武陵人家。200多米宽的桃花潭连接着泾溪、青弋江,潭水清晰,可数游鱼。

古往今来,能在历史上留下身影的,或建立了不朽功勋,或具备非凡才华,或拥有传奇经历,或帝王将相等。若是芸芸众生,则须因缘巧合……当年明朝人唐汝询读到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就对汪伦颇为嫉妒。他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而汪伦也就随李白之诗名垂千古了。《汪氏宗谱》说汪伦又名风林,安徽黄山太平人,为唐时名士。因桃花潭景色迷人,汪伦从泾县令卸任后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幢别墅,称“别业居”。汪伦喜欢与诗友往来,当然熟知李白的大名,而且还是诗仙的粉丝,便想请他来玩玩。当听说李白人就在皖南时,当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去。此时为唐天宝十四载(755年)。

李白一看,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不禁大喜。诗仙加酒仙的李白平生好饮,喜爱青山绿水,收到信就欣然而来。见到汪伦,他就提出要去看看信上所说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十里之外有几棵桃树;万家呢,是一家桃花潭酒店店主的姓。”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高高兴兴地在汪伦家中住下,游憩数日。

在汪伦家中期间,李白写过几首诗,笔者知道的有《过汪氏别业二首》。还有描绘桃花潭旖旎风光的绝句:“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等。

数天后,李白将要离去,汪伦赠送宝马、绸缎、当地生产的宣纸及万家酒店的桃花潭酒给他,并在家中设宴饯行。

诗人已经坐在东园古渡的船上将要出发,忽然听到南阳老街的岸上传来“踏歌”声,原来是汪伦带来街坊邻居,一路边走边唱着歌为他送行来了。见到李白时,汪伦提出了一个请求,能否专门为自己写首诗,诗中要出现汪伦的名字。李白当即铺下宣纸,挥笔而就:“今夜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写得真好,好在首先在于“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引周敬语)。桃花潭水为本地风光,诗人随手拈来形容汪伦的送别之情。如果说“恰似汪伦送我情”,那就是凡语,而用了“不及”,此情远非“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所及,真是余味无穷。

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乘坐的是夜航大客船,不然也放不下汪伦赠送的马匹、绸缎、宣纸和桃花潭酒等贵重礼品。李白是满载而归,汪伦应该更满意了,有几人能够被写入诗中?特别是诗仙的诗中?汪伦当然欣喜若狂,捧着诗卷左看看、右看看,忽发奇想地对李白说:“我要名扬千古了,只是怕万一后人以为我是请他人假冒诗仙代写的,能不能把你的大名也写入诗中?”李白听了大笑:“好说,好说。”当即铺纸重写,挥笔而就。只是把“今夜”,改成“李白”,成了《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起笔,他就把自己的大名显露出来,恰到好处。如果是笔者写“钱泽麟乘舟将欲行”,那就是大白话了。李白的诗歌是那种绝对天才的美,举重若轻,信手拈来,无法模仿,只能有一,不可有二。

再说,李白之所以愿意为汪伦一而再地写诗,不仅是因为汪伦招待他玩了桃花潭的风景、喝了万家酒店的美酒、赠送他不少礼物,更是为了感谢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盛意真情!

据悉,在宋朝时汪伦的后人还保存着这首诗的原稿,后来失传了,估计那时候的保存技术也有问题。为纪念李白这次畅游和留诗,后人在河岸建起一座“踏歌岸阁”,竖“踏歌古岸”石碑,这些古迹至今犹存。还有“汪伦别业居旧址”“十里桃花酒文化艺术馆”“万家酒店遗址民俗馆”等供人参观。我们乘舟游览桃花潭时,还可以看到后来因李白慕十里桃花而两岸遍植的桃树,夏末初秋时节桃花早已谢了,只见树上硕果累累的鲜桃,以及关于诗仙的许多美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