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敏
女儿今年小学毕业,那个成天像小尾巴般屁颠屁颠不问西东地跟着我,褐色的眸子滴溜溜随着我转的小女孩转眼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从前抱着我的大腿泪眼婆娑地仰头求抱抱的小哭包如今高我半个头,进她的房间得先敲门,且微信朋友圈的大门也对我关闭。这下我冷不丁地破防了,手机是我给她买的,号码是我给她申请的,话费是我给她充的,跟她共用我的淘宝、支付宝、闲鱼、QQ音乐、小红书、抖音账号,怎么就把我这个铆足了劲跟孩子做朋友、自以为开明的母亲给屏蔽了呢?我像挨了一记闷棍,不明所以、不知所措。不甘心、心不甘呐!
苏格拉底说:“当你爱一个人,被一个人深深吸引,是你在这个人身上看到自己前世的圆满和美好。爱人是一个途径,归根结底是让自己更加圆满和美好。”的确,我人生里的每一个切面的晦暗和不足都隐隐渴望让女儿将其照耀和填满。我希望她拥有更开阔丰沛的人生,不要囿于从古至今的性别桎梏。她可以像伍尔夫《她要自己去买花》里写的那样,有能力拥有人生的绝对主体性,完完全全为自己而活。古希腊神话里说,爱神是匮乏之神和丰盛之神的孩子,这是爱的神奇魔力,让你在丰盛和匮乏之间体验人生的滋味。是的,我在女儿身上看见一个不断蜕变的独立生命的新鲜和丰盈,在自己身上觉察出一个被控制欲和激素操纵的中年女性情志的匮乏和斗志的衰减。
处暑过后分班考,我去接娃时,浩浩荡荡的家长大军已经分布在学校东门外围的各个角落。新修的马路泛着油光,在烈日的炙烤下散发出沥青独有的腥臭味,家长们聚集在没有任何行道树遮阴的地方,齐刷刷地望着校门口的方向。我穿着长及脚踝的黑色防晒衣僵硬笔挺地站在人群中,像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汗水从我的发际线渗出,顺着脑门儿、脸颊密密匝匝四处流淌,我被晒得头晕目眩、腿打摆子,有几秒钟猛地觉得胸口痛,立刻生吞了两颗朋友从扎基寺带回来的甘露丸。周遭像被按下了静音键,有一种沉到湖底的安静,呼吸、鼻息、叹息,都能敏锐觉知。
要家有莘莘学子的局中人破除教育问题上百般内卷的外力和“我执”的相,是反复拉扯、屡战屡败的过程,其艰难程度一度令人怀疑自己的慧根和悟性是否太低,而贪嗔痴慢疑又夺去了多数家长对“爱本该是无私的”“爱他/她应如他/她所是”这件事的最基本认知。看到一组数据:现在北京送快递人群里,本科生比例为百分之十三,硕士比例为百分之七。全国范围内,做自媒体的预估有一亿人,马上超越白领人数。这些数据让人芒刺在背。无处不在的信息流围剿身处其中的人,要多大的定力和实力才能不被其左右。
菲茨杰拉德有本书《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我每次读时都忍俊不禁,大作家的笔触全然没有了写《了不起的盖茨比》时的游刃有余、轻车熟路,他也跟寻常父母一样,成了碎嘴子和老妈子,无时无刻不在焦虑女儿的羽翼何时才能丰满茁壮。
想起前阵子看《浪浪山小妖怪》,我和女儿在影院大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要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要过。可是每个家长也都担忧孩子在布满牛鬼蛇神的取经路上要怎样一路降妖除魔,最终抵达功成名就的彼岸。我们希望自己像孙悟空一样护他们周全,哪怕被误解、被责难。然而现实是,我们还不如猪八戒和沙僧,我们只是最普通的牛马,却抱持着下一代也许会不一样的愿力和奢望。一定会不一样,只是不一定会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不一样。
书写是如同整理毛线球的过程,把繁杂的思路、凌乱的心绪理顺,而后答案会像茶叶沉下去又浮上来,纠缠许久的问题便茅塞顿开。我拼尽全力去做一个理想中的母亲,结果“着力即差”,殊不知教育也是一门道法自然的功课。五千字的《道德经》已经说得很清楚:“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放轻松,孩子们!放轻松,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