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市民周先生相中了一款蔚来新能源汽车,购车过程中听取销售建议办理了“贷款免息优惠”。未料,事后发现说好的免息优惠并未兑现,更糟糕的是销售人员已消失不见。昨天,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此事的周先生期盼有关部门能帮助他们依法维权。蔚来公司针对此事也及时回应,向信任蔚来新能源车的市民致歉,同时表态将配合警方调查。
周先生介绍,今年1月,准备购车的他前往我市通州区万达门店,了解蔚来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价格等相关情况。负责现场接待的销售顾问陈某看到他青睐蔚来,便主动介绍蔚来公司一系列购车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两年免息贷款”,在此过程中,陈某还主动添加他的微信。
周先生说,后续继续沟通时,陈某作出购车“贷款两年免息”绝无问题的承诺。于是,在陈某指导下,他现场完成交付定金、签订汽车购买协议等手续,购得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蔚来新能源车。接着又在陈某陪同下,在约定的工作时间一起前往贷款银行办理贷款事宜。
所有手续办结后,大半年过去,周先生发现他根本就没享受到陈某一再强调“没问题”的贷款免息优惠政策。更让他备感意外的是,当初怂恿和鼓动他办理贷款手续的陈某已经离职,去向不明。
周先生介绍,截至目前,陈某理应向他赔偿利息损失26450元及资金占用损失。随着对事件真相的进一步了解,更让周先生惊讶的是,不包括他在内,已知被陈某坑骗的还有7人,初步估算涉事金额达20多万元。
接到周先生的情况反映后,记者当即于昨天下午赶往位于我市通州区万达广场一楼的蔚来新能源车门店。现场工作人员小成接待了记者,介绍因前任工作人员确实离职,新来的他们并不知情,会将此事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
没多久,蔚来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发来相关调查信息。经初步核查,涉事销售人员陈某已于6月9日离职,其在职期间确实存在擅自推荐非蔚来公司合作的金融机构贷款的事实,该行为已严重违反公司员工管理规范,也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失。对此,蔚来公司对相关客户表示歉意。
下一步,蔚来公司将全力配合警方刑事侦查工作,提供涉事销售人员在职期间的业务记录、通讯、财务流水等关键证据,协助还原事实真相,并由法务团队指导用户收集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有效维权材料,确保每笔诉求均有据可查。
蔚来公司指出,此次事件虽由个人违规引发,但公司将以最积极的态度配合司法机关与用户推进维权进程,用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秩序与用户利益。
当日下午,记者赶到通州区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了解到此事目前仍在调查。记者根据周先生提供的手机号码,多次拨打陈某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记者周朝晖 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