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明确表示,抗阻训练不只是大家普遍认为的练肌肉,更是一种能从内到外优化身体机能的运动方式。
抗阻训练的多重价值
首都体育学院体能训练教研室书记扆铮在采访中说道:“抗阻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含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最关键的是能大幅度提升骨密度,从而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症状。同时,它能提升身体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控制体脂,还可以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整体提升健康水平。”
专家提示,开始抗阻运动前,充分的准备能让训练更安全、高效。这包括做好充分热身,注意动作规范性,以及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按需选择自己的方式
专业人士介绍,抗阻训练分为自身阻力类和辅助类两大类。
自身阻力类抗阻运动无需额外器械,适合在家中或户外进行。
俯卧撑:双手撑地,置于肩膀两侧,稳定好肩胛骨,屈肘向后斜45度,至胸触地,挺胸呼气发力推起至手臂伸直。
深蹲:双手交叉置于胸前,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向外斜45度,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向下运动,至大腿平行地面,呼气发力起身站直。
辅助类抗阻运动适合在健身房或有相关设备的环境中进行。
二头弯举:双臂掌心向上置于胸前,弯曲手肘保持不动,小臂向下放至与地面齐平,收住肩胛和手臂,呼气向上抬起。
硬拉:双腿与髋同宽,挺胸收紧肩胛,腰背挺直,屈髋俯身向下落,杠杆落到小腿中间,呼气发力挺胸站直,再还原到初始位置。
训练务必注意这几点
做抗阻训练要注重安全和循序渐进。扆铮提醒:“第一,训练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疲劳和急性不适,运动时若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关节和肌肉不舒服,一定要立即停止;第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刚开始一周安排三次训练,随着训练量提升,再慢慢提高训练强度,增加负重重量,同时缩短间歇时间。”
抗阻训练的魅力远不止于练出肌肉线条,选对方法、科学坚持,就能解锁从内到外的健康密码。
据CETV4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