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八旬老人体内惊现“不定时炸弹”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A12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晚报讯 一次突如其来的“失声”,竟牵扯出体内一颗直径超9.2厘米的“致命炸弹”!近日,南通六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介入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联合救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巨大胸主动脉瘤患者,为老人成功“拆弹”。

宋大爷是一名有十多年慢阻肺病史的“老病号”。不久前,他因持续咳嗽、严重声嘶、呼吸困难加重入院,刚到医院时只能靠手势和家人转述需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团队立即对其展开救治。经过几天的对症治疗,宋大爷的咳、喘症状逐渐缓解,但声音却始终发不出来。

“这绝不是简单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顾红艳主任敏锐地意识到这点。她立即邀请耳鼻喉科会诊,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宋大爷一侧声带活动受限,存在明显压迫迹象。为了查明真相,团队立即为宋大爷安排了增强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在宋大爷的主动脉弓处见一直径达9.2cm的巨大动脉瘤,主动脉管壁多发混合斑块,附壁血栓及溃疡形成。这颗“不定时炸弹”就悬在老人胸腔里,任何咳嗽、用力、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瘤体破裂,引发瞬间致命性大出血!

时间就是生命!MDT多学科协作机制迅速启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胸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介入科等科室专家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到一起。经过反复研讨,最终一致决定为老人实施“DSA下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动脉瘤内弹簧圈填塞术”。该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宋大爷这样的高龄高危患者。两小时后,当“危险炸弹”被成功拆除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术后,宋大爷转入ICU,重症医学科团队接过生命的“接力棒”,为他提供了最严密的监护。度过危险期后,他顺利转回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在医护团队精心照料下,老人恢复良好,如今已能清晰、顺畅地与人交流,再也不用靠手势“说话”。

通讯员张燕 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