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用好博物馆自然资源 打造家门口的科学课堂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A07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走进南通博物苑南馆,张謇先生手书的这副对联道出了其办苑宗旨——以博物馆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120年前,张謇先生创建南通博物苑时,便尤为重视其教育功能。除了陈列、管理、采辑等职能外,苑内还广植花木,并悬挂铭牌以作介绍,假山、河池、水榭点缀其间,丹顶鹤等动物悠然栖息,形成“馆园一体”的独特格局。“苑”取园林苑囿之意,突出博物馆室内陈列与室外实景交融、静态标本与鲜活动植物共生的生动氛围。至今,苑内仍保有五六百种植物及中草药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亲近自然、陶冶情操、学习科学知识的理想场所。

作为南通博物苑打造的暑期科普品牌项目,“七彩夏日·通博seek自然行”正是依托这座“家门口的园林式博物馆”展开。7月25日、8月20日,“闻香千年——香料植物赏析”“绿野芳踪——植物世界”两场科普实践活动先后在此展开,通过“课堂听讲+观察学习+动手实践”的模式,引导青少年深度体验自然之美。

在香料植物赏析活动中,学员们跟随自然园林部科普专员黄晨,兴致盎然地走进博物苑“香料王国”,通过看、闻、触、问,深入了解香橼、花椒、薄荷、留兰香与肉桂等植物的特性与用途。随后,大家化身为“小小调香师”,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浮游花香薰瓶的制作——从确定造型、摆放花材,到滴入精油、封盖倒置与木盖扩香,步步精心。教室内缕缕幽香萦绕,令人心旷神怡。“这种互动式自然教育,不仅让孩子增长知识,更培养了观察自然与热爱科学的兴趣。”同行参与活动的家长王女士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