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南通市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简称“南通市儿体校”)羽毛球馆内,羽毛球国家级教练姚一平正手把手指导小队员训练。
2017年,姚一平从南通市儿体校退休,结束了整整30年的基层教练生涯;因对羽球青训的牵挂,今年再次回到球场。
南通市儿体校羽毛球主教练庄静哲是姚一平与顾小晶的得意弟子。曾是江苏省省队运动员的他,不仅在赛场上斩获过全国冠军,更在14年前做出了与师父、师母相同的选择:回到母校南通市儿体校,接过基层青训的接力棒。
如今,庄静哲每天要面对场上50多名小队员。“每一个小队员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我们必须盯着每一个人,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坦言,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自己常常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而这正是无数基层教练员的真实写照。
庄静哲曾陷入自我怀疑:“有的孩子明明很有天赋,我花了大量时间狠抓训练,可他就是打不出成绩。是不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问题?”
姚一平为庄静哲拨开了“短期成绩”与“长期发展”的迷雾。基层训练中,“重体能、求速成”的短视思维曾是不少教练的选择,毕竟省运会等赛事的成绩往往被视为直观成果。“基层教练员的心一定要能够静下来。”姚一平认为,基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甚至整个人生都有重大影响。相比于让学生尽快参加比赛拿成绩,他要将眼光放长远,考虑孩子的未来。
姚一平和庄静哲讲起夫妻二人最初执教的几年,也是“颗粒无收”。直到第5年,两人带的第一批弟子赵婷婷等人拿下江苏省团体赛事冠军。自此,两人开启执教生涯的辉煌篇章。2009年世锦赛,两人的3名爱徒携手书写中国乃至世界羽坛一个难以复制的奇迹:赵婷婷、成淑、马晋同时登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双打领奖台。来自同一城市的3名选手在世界赛场的同一项目中分获金、银、铜牌,这是世界体育史的一个传奇。之后,成淑获得2012年尤伯杯赛团体冠军,石宇奇获得2018年汤姆斯杯赛冠军和2025年世锦赛男单冠军,传奇延续至今。
姚一平的返聘回归,不仅让庄静哲这样的年轻教练在坚守的道路上不再迷茫,更让姚、顾二人的专业经验与育人理念得以传承。这种“师父带徒、徒又成师”的传承,为南通基层体育人才培养注入了持久的动力,让青训的薪火在球场之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