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参观了今年的数博会,感慨良多。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前沿科技,展示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最新成果。展馆内,数据流如暗河涌动,算法模型无声运转,智能机器舒展臂膀。这不是观看科幻电影,而是当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场景。在这里,我们能窥见的不仅是技术演进路线图,更是一场关乎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演进为创新主体,重塑价值创造范式。本届数博会最引人瞩目的是AI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质变。AI不再是简单执行预设程序的工具,而是具备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合作者。AI大模型不仅能够撰写诗歌、编写代码,更在医药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预示着一个全新经济范式的到来:创新不再仅仅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而是人机智能融合共生的结果。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机协作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我们能否构建新型的“人机共创生态”。
数据要素化进程加速正在重构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当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时,经济学的诸多基本定理都需要重新审视。未来经济学的教科书可能需要重写,价值创造、分配机制乃至经济周期规律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正在消融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数博会展厅里,从智慧农业到数字工厂,从虚拟商城到元宇宙社交,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席卷所有行业的数字浪潮,线上与线下、实物与虚拟、制造与服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而流动。未来的经济竞争不再是行业与行业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整合能力与创新速度的竞争。
数字治理体系的构建成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前置条件。与往年不同,今年数博会专门设置了数据安全、算法治理、数字伦理等主题论坛,这反映了行业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当数字经济进入深水区,技术本身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唯一焦点,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成为关键议题。没有良好的治理架构,数字经济可能走向歧路;而没有数字经济的发展,治理架构又可能失去活力之源。
普惠性与包容性成为衡量数字经济成功的新标尺。本届数博会特别关注了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从效率优先转向效率与公平。
透过数博会这扇窗口,我们看到的未来数字经济图景是复杂而多维的。在这场变革中,中国正试图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发展道路:技术创新与治理优化同步推进,效率提升与公平保障相互协调,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未来已来,但分布尚未均匀。数博会告诉我们,数字经济的真正成熟不在于拥有最尖端的技术,而在于能否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在于创造多少商业价值,而在于能否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数字文明。当数字经济的光芒照进现实生活的每个角落,当技术进步与人类福祉同向而行,我们才能真正说,数字时代的美好未来正在被我们共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