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45个第二现场观赛热情、消费热力同频——绿茵为媒,全域心潮共澎湃。6日晚,万家灯火见证南通队十战十胜。从全家总动员到全域皆主场,全市45个第二现场这么嗨。
(9月7日本报3版)
绿茵场上,激情四溢;场外观赛点,人潮涌动。足球点燃了赛场激情,也激发了城市活力。45个“第二现场”,让看球不仅是竞技的狂欢,更是消费的盛宴、文化的交响。一场赛事,人群聚集,带动的是夜经济、人气商圈、文旅消费的全面升温。商场广场座无虚席,餐饮、零售、娱乐业态人气爆棚,折射出的正是体育消费的乘数效应。
从更深层次看,把观赛热情转化为消费动能,不仅是商业促销的“即兴发挥”,更是城市治理的战略选择。当人们在巨幕前齐声呐喊、在啤酒小吃中共享欢乐,城市的公共空间被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被重新激活。消费因此不再是孤立的买卖,而是融入集体体验的情感共鸣。
体育消费的潜力在于“链”的延展。观赛带动的是餐饮、零售,但这只是起点。赛事经济与文旅、传媒、会展、数字经济叠加,能释放更大的想象力。一场球赛不但能造就“周末固定节目”,更能催生“城市生活方式”;不仅能拉动即时消费,更能塑造长期的城市品牌。
消费热力需要靠一时的优惠拉动,更要靠优质的供给支撑。如何提升观赛环境、优化商业配套、创新消费场景,考验的是城市的智慧与耐心。只有不断升级体验,让球迷留下来、愿意来,赛事经济才能从“流量”走向“留量”,从“热闹一时”变为“繁荣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