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业“有假不能休”“有假不敢休”
日期:09-08
记者采访发现,多地虽然延长了婚假,但在不少行业,婚假时长被“打折扣”较为普遍,“有假不能休”“有假不敢休”不在少数。
一些地方发布延长婚假的消息后,一些网民发表了“延长没用啊,请假公司又不批”“延长不等于批准”等类似评论。北京市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张雷说,休婚假要排队,而且很少有人能真正休满。“北京市规定婚假为10天,但我只申请到了5天。”张雷说。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大部分地区规定,婚假期间,职工享有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但在规定落地过程中,仍有不少公司“给假不给薪”“休假就扣工资”。
据了解,延长婚假后,按规定,企业需要支付假期工资,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较为抵触。
安徽省某模具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员工休婚假期间,会安排其他同事分担工作,或者聘请临时工作人员补充岗位。“但碰上员工集中休婚假就很麻烦,难以在短时间内协调补充人力。”
“较长时间的婚假,意味着公司要支付额外的代班人员费用,还要承担工作效率下降的损失,确实会产生一定负担。”青海省某畜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赵志(化名)告诉记者,他与妻子同属于一个单位,包含周末在内,两人共休婚假7天。“虽然按规定婚假有30天,也有一些单位能够落实,但我们单位的工作事务多且杂,并且一请假就是两个人,领导也不高兴,我们也内心不安。”赵志说。
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个别省份婚假仍为3天,年轻人多反映不够休。
“对接婚庆公司、车队、酒店,招待亲戚朋友……”广东省某超市职工吕倩(化名)告诉记者,“短短3天婚假,办一场酒席很是捉襟见肘,更别提蜜月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