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
拓展茶叶消费边界
日期:09-06
茶叶除了喝,还能吃。
午后,贵州省贵阳市地标建筑甲秀楼旁的一家饮品店里,抹茶冰淇淋、抹茶布丁、抹茶奶茶……小票打印机不断吐出新订单。小店开业不到半年,日流水超过6000元。
一家饮品店专攻抹茶,底气何来?其背后,是传统茶企摸准市场风向后的华丽转型。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抹茶精制车间里,操作员忙个不停。这里的4条自动化生产线,日产10吨抹茶。
抹茶是茶叶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远高于传统茶叶。面对名优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2017年开始,贵州茶企纷纷下决心转型做抹茶。经过8年发展,贵州共有8万亩抹茶园,抹茶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作为贵州抹茶行业的龙头,贵茶集团与众多新茶饮头部企业合作,产品出口40余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产值4.38亿元,其中新茶饮板块占比超60%。
贵茶集团技术部经理韦勇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喝抹茶饮品时,其实是完全吃进了作为原料的抹茶,因此对抹茶质量要求极高,只有通过高标准的绿色种植和精细的研磨工艺,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和独特风味。”
优质供给匹配升级需求,农产品消费才能更上一层楼。韦勇介绍,比起普通绿茶种植,抹茶种植有个关键环节——遮阴覆盖,“通过遮阴覆盖,减少光合作用,提高氨基酸含量和叶绿素,让茶叶更绿,同时降低茶多酚含量,减少苦味,保证抹茶的鲜爽口感。”
一片抹茶带富一方群众。“贵茶集团通过‘龙头企业+联盟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全省61家茶企签订协议成立贵茶联盟,带动近10万茶农种植抹茶,亩均增收2000元—3000元。”贵茶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蒙祖德介绍。
不仅是抹茶,茶的消费边界早已突破“喝”的范畴——茶面条、茶拿铁、茶饼干等大批茶衍生食品消费方兴未艾;而且,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持续突破,新消费场景还在不断延伸:比如含茶提取成分的膳食纤维补充剂、抗氧化面膜,用茶纤维制作的纺织品等纷纷上市。
从昔日单纯“泡水饮用的叶子”,到如今渗透生活各领域的多元应用,茶叶的功能边界持续拓展。在消费新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未来茶产业的发展图景,令人期待。
何止是茶,其他农产品,何尝不是这样呢?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