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通手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记者随后又实地探访了南大街的多家数码商城,实地感受到在政策驱动下的“焕新潮”。特别是“开学旺季”叠加“国补新政”,消费市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双重利好”:消费者得到了节省真金白银的实惠,同时也推动了绿色消费、带动了消费升级。
除了线下实体店销售势头向好,在线上,记者注意到新政同样带来“新触动”。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某品牌一款原价为730元的翻译笔,叠加“国补”和平台优惠后,最终到手价格仅为505.75元。该款热销翻译笔销量已经突破7万支。“正好刚需又有‘国补’,给我省钱了。”在该商品评价页面,有一位消费者购买后如是写道。
我市一位工商界人士认为,国家通过出台的系列“国补”政策,持续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提消费、调结构、扩内需、促升级、惠民生方面的关键作用,取得良好效果。这位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这说明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增量,推动销售额与销售量显著提升。“国补”政策通过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带动各类消费品销售额与销售量增长。
这位工商界人士还介绍,更重要的是,“国补”政策通过精准支持智能化、高端化产品,推动消费结构从“基础需求”向“品质需求”转型。同时,“国补”政策针对老旧产品更新换代,有效盘活了存量市场,推动“首购”向“增换购”转型。此外,“国补”政策通过引导企业聚焦智能设备、绿色节能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本报记者周朝晖 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