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日,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功为52岁的姚女士完成了高难度足部修复手术。此次救治过程凭借精细显微操作、多学科协作,不仅保住了姚女士的肢体,更重塑其对生活的信心。
前不久,姚女士在某工厂附近不幸被高速坠落的钢锭砸中左足,致左足多发骨折、皮肤碾挫、软组织损伤严重,面临截肢风险。入院时,姚女士左足肿胀、剧痛难眠,已“面目全非”,经检查显示:左足畸形,第1~4跖骨、第5趾骨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广泛损伤、积气肿胀,伤情复杂危重……急诊手术迫在眉睫。
面对突发危情,该院创伤中心“绿色通道”迅速启动。该院骨科主任王晓东带领手术团队成员迅速展开了一场“毫米级战役”。“手术中,患者的足部血管、神经如发丝般纤细,骨折复位也存在较大的难度,每一步都需‘系统规划、精细施工’,稍有‘偏差’,便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残疾。”手术团队成员、主诊医师侯建伟介绍。
手术团队成员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技术,用肥皂水、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剔除污染杂物;在显微镜下,以近乎苛刻的精细度,将粉碎的跖骨、趾骨逐一拼接固定,用克氏针、交叉克氏针巧妙“编织”骨骼支架,确保稳定性;对血管、肌腱进行显微缝合,像“穿针引线”般让断裂组织精准对接——整个过程堪比“3D建模”,在放大10倍的视野里,完成毫米级操作,最终让患者左足重新涌入血液,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术后一周,姚女士左足第3~5趾因缺血出现皮肤坏死,保足再遇挑战。王晓东团队再次组织多学科研讨,权衡利弊后,决定采用“移花接木”式皮瓣移植术:从患者右大腿取合适皮瓣,覆盖左足创面,通过“新”皮肤的“安家落户”,最大限度促进创面愈合。最终,手术团队克服创面复杂、血管吻合难度大等困难,精准完成皮瓣移植与显微缝合,让坏死创面“重获新生”。姚女士保足成功,生活质量得以保障。在市三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姚女士顺利出院,复诊随访至今恢复情况良好,行走如常。
未来,市三院也将持续深耕创伤救治领域,用至“精”至“微”、至“真”至“诚”的技术服务,为患者筑牢“生命防护墙”,助力更多患者铸就健康骨骼,重塑生命“支点”。
通讯员陶海燕
记者朱颖亮 实习生贾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