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鸡蛋大的结石“溜”进小肠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A12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晚报讯 囊结石悄然“移位”,“溜”进肠道,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近日,74岁的李老太就经历了这么一回,好在市六院医护及时出手,这才转危为安。

“老人家年纪大了,起初我们都以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10天前,李老太开始出现左上腹阵发性胀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当地医院予以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持续加重,肛门停止排气,仅能排出少量稀水便。家属见势不妙,赶忙将其送至南通六院急诊。随后,老人转入普外一科住院治疗。

老人既往有腹腔镜手术史,同时患有高血压,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小肠梗阻,胆囊多发结石,伴有胆囊炎。当前,对老人影响最大的是小肠梗阻,鉴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为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经评估,普外一科团队决定为其实施腹腔镜探查术,最终在空肠中段找到了引起肠梗阻的“罪魁祸首”:一枚直径6厘米“鸡蛋”大小的结石嵌顿其中,阻塞肠管。

“术中探查发现,老人胆囊与十二指肠高度粘连,胆囊结石应是由此‘掉’入肠道,从而引起此次危急情况。”随后,手术团队成功取出了这枚“惹祸”的结石,松解了腹腔内粘连。李老太肠梗阻的症状逐渐缓解,顺利恢复自主排便。目前,老人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石症较为少见的一种并发症。”普外一科主任许留忠介绍,这类患者往往反复发生胆囊炎,长期的炎症导致胆囊与邻近的肠道(最常见的是十二指肠)紧密粘连,在结石的持续压迫和炎症的侵蚀下,胆囊壁和肠壁最终会缺血、坏死并穿孔,从而形成一条“秘密通道”(连通胆囊与肠道的“内瘘管”)。当这个瘘口足够大时,胆囊内的结石就有可能“掉”入肠道。

为此,许留忠主任提醒,虽然胆囊结石是常见的疾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若长期忽视,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将加大治疗难度。有胆囊结石病史者,尤其是反复发作胆囊炎的患者,需警惕胆石性肠梗阻风险。一旦出现持续性的剧烈腹痛、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查明病因,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通讯员严炜 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