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学徒实质承担了员工的责任,那么学徒身份只是用人单位规避法律责任的“外衣”,双方仍属于劳动关系。区分劳动关系和学徒关系,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人身从属关系,以及是否存在经济上的依附关系。这也提醒劳动者,注意留存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以及用人单位招工信息、考勤信息、工资支付信息、工牌等证据,如用人单位未能履行用工法定责任,可通过合法方式进行维权。
——经济日报:《别拿“学徒”不当劳动者》
小学号召家长参与打扫,部分中学、高校甚至出现“家长帮整宿舍”;擦黑板、扫地面等本属学生的任务,成了家长的义务,还衍生出“请保洁代劳”的付费服务。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代劳”行为常被包装成一种“关爱”:家长既怕孩子受伤,又嫌劳动浪费学习时间;学校为规避安全责任,也倾向于选择更“高效”的保洁清理方式。然而,当“自己的教室自己扫”变成一句空谈,劳动教育的种子也就此被搁置。
——红网:《别让“代劳”偷走孩子的劳动课》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