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体育公园
拓展全民运动新空间
日期:09-02
用好体育公园
拓展全民运动新空间
□刘曦
上周六,南通长江体育公园(足球片区)开园迎客,南通市秋季业余足球联赛同日在园区精彩开赛。“在江畔奔跑、于绿茵竞技、伴鸟语花香”将成为南通市民的全新体验。
(8月31日本报2版)
漫步于通城街头,全民健身中心、大型体育公园、社区健身广场、滨江健步跑道,星罗棋布的足球场、篮球场……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健康脉络”。晨练的老人、跳操的青年、玩耍的孩童各得其所,“半小时健身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这个火热的夏天,“苏超”用一场场接地气、聚人气的体育实践证明,当体育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就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城乡共荣的“黏合剂”。从场外观赛“嗨起来”,到自己上场“动起来”。于个人而言,运动是最实惠的健康投资;于社会而言,全民健身是最普惠的公共服务。在城市更新不断推进的今天,以城市“金角银边”为突破口,建设更多小而美的体育公园,将为市民拓展更多运动新空间、带来更多健身新体验。
体育公园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让更多居民参与体育运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河湖沿岸、旧厂房、旧仓库、高架桥下空间、公共建筑屋顶……这些城市中的角落都是建设体育公园可利用的“金角银边”。盘活这些“犄角旮旯”,可以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全年龄段的健身需要。
体育公园的设计在突出体育主题的同时,也要更多体现地域文化。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公园周边的历史、民俗、文化、环境等要素,将人文气息融入公园建设,推进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全新运动场景。
应以体育公园为载体,持续推动设施升级与服务配套完善,让运动融入日常,让健康走进生活,让更多市民感受活力、阳光的生活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