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我最敬佩的人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B05版:成长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我最敬佩的人

假期,妈妈带我看了震撼人心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影片似一幅沉重悲壮的画卷,真实残酷地展现了南京城被日军攻破后,无法逃走的南京人惨绝人寰的遭遇。其中,编号1213的邮差苏柳昌成了我最敬佩的人。

城破时,恐惧如乌云笼罩。苏柳昌为活命,无奈冒充照相馆员工,被迫给日本人冲洗照片。起初,他和多数人一样,只想在乱世中保命。但随着一次次冲洗照片,他内心渐渐被震惊与愤怒填满。那些照片成了日军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于是,他决定冒险送出底片。看到这儿,我深深折服于他舍生忘死、捍卫正义的精神。

日本人承诺给两张通行证,苏柳昌和同伴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照相馆老板的妻女。不料,通行证是假的,妻女惨遭杀害。后来,他们从汉奸处找到真通行证,此时苏柳昌已受伤,但他仍毅然决定拖住日本人,让其他人先走。面对愤怒的日军,他报出南京城一个个美丽却已被摧毁的地名告诉侵略者,他们永远不会是“朋友”!

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时,那些在南京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人拒不认罪,妄称无证据、自己无罪。而正是苏柳昌和同伴们用鲜血和生命送出的照片确定了他们的罪行,让死难者得以安息。

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苏柳昌的形象如巍峨山峰,屹立在我心中。他从求生到为正义和真相不惜牺牲一切,这种转变令我敬佩。在黑暗岁月里,他面临生死抉择,却始终坚守良知与正义。

“吾辈当自强”,我敬佩的不仅是苏柳昌,更是所有抗战中英勇献身的英雄。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3)班 陈俊霖

指导老师 黄琴

南京 南京

昨晚,我们冒雨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今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坐上开往南京的动车。

今日行程简单,参观总统府、南京博物院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总统府,我看到孙中山先生画像。他眼神坚定,嘴角微抿,目光满是对民族未来的忧虑与期盼。这时,导游介绍:“孙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他提出‘三民主义’,为迷茫的中国指明方向。他一生奔波,只为振兴中华,即便历经无数挫折也从未放弃……”

我们又前往遇难同胞纪念馆。刚出地铁站,便见远处青灰色建筑群,还有排成长龙的人流。队伍虽长却安静,透着庄严肃穆。在这里,人们心情沉重,因为这里记录着88年前那场值得铭记的浩劫。

通道入口矗立着巨大雕像,一名妈妈抱着已失去生命的孩子,孩子耷拉着脑袋。游客驻足良久,无声缅怀遇难同胞。踏入纪念馆,昏暗空间里,照片、遗物、名字,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苦难。最让我震惊的是“万人坑”,我第一次见到层层叠叠的骸骨。透过玻璃罩,数十平方米的土方里堆叠着无数尸骨,有的残缺,有的蜷缩,有的留有刀痕、弹孔……它们保留着死亡瞬间的姿势,控诉着侵略者罪行。我没害怕,难过盖过恐惧,只紧紧拉住爸妈的手。唯有铭记历史,苦难才不会重演。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有文化传承、历史沧桑,更让我看到国家百折不挠、人民坚强不屈!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3)班 郭蕊菡

指导老师 黄琴

推荐一个好地方

我最喜欢家乡的江海博物馆。它以江海文化起源和传承为主题,就在家门口,现在请随我一探究竟。

还没走近,你就会被绿树掩映下的仿古建筑群吸引。远远望去,它四方端正、古朴厚重,亭台高耸、楼阁相间。走近会发现,博物馆高大的围墙外竟有一池小河环绕,宛如一座被护城河围着的古代城池。

进入博物馆,一进门便能看到许多精美文物。展厅分门别类,不同区域展示不同风土人情。往里走,首先是地域文化展,珍藏着古代及近现代的石器和陶器,每件都精美别致,上面的花纹图案仿佛诉说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跟着讲解员来到“江海变迁”展示厅,投影仪讲述了家乡海门从无到有、从狭小到繁盛的时代变迁,这是代代海门人民励精图治创下的伟业。短短几分钟,浓缩百年沧桑巨变,令人感慨。再往里是用泥土制作的辛苦劳作的渔民泥人,神态动作传神,表情细腻,生动展现了古代渔民的生活场景。岁月变迁,这片土地因江海和先辈辛勤劳作而改变,沧海变桑田,愈发美丽。

接着往里走,来到张謇先生铜像前。张謇是备受尊崇的历史名人,也是近现代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为家乡兴盛付出巨大心血。张謇展厅里,每件展品都诉说着他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他百折不挠、实业救国的决心。他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无私奉献与不懈追求,那是对家乡的热切期望和深沉的爱。

江海博物馆既有历史变迁,也有传承精神,更孕育着我们。每个海门人都深爱这片土地,愿家乡更美好,祖国更昌盛!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3)班 袁子涵

指导老师 黄琴

蚂蚁借伞

有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小蚂蚁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小蚂蚁没带伞,急急忙忙地往前跑。这时,它看见一只青蛙打着荷叶伞。小蚂蚁想借青蛙的伞,可是青蛙要去朋友家做客,没办法借给它,小蚂蚁失落地离开了。

走着走着,小蚂蚁看见小老鼠举着一朵喇叭花在躲雨。小蚂蚁想跟它一起躲雨,但是喇叭花太小,两个人不能同时躲进去,小蚂蚁赶紧跑开了。

眼看小蚂蚁就要变成落汤蚂蚁了。突然,一个声音喊住了它。它抬头一看,原来是蚂蚁弟弟正在找它呢!小蚂蚁赶紧躲进蚂蚁弟弟的“伞”下,它们俩有说有笑地回家了。

海门区能仁小学二(4)班 高婧涵

指导老师 施冬梅

十岁的翅膀

礼堂的灯光骤然熄灭,如一张巨大的捕梦网,笼罩着台下无数翘首以盼的小观众。我坐在台下,紧张地望着舞台。灯光刺眼,我不由得眯起眼睛,心儿“咚咚咚”直跳,好似有小鼓在胸腔里擂响。我既紧张,又兴奋,因为今天是我们三年级“十岁成长礼”的日子。

表演拉开帷幕,舞台瞬间被点亮。激情四射的拉丁舞表演中,舞者如灵动的火焰,在舞台上跳跃;街舞表演时,同学们动作行云流水,活力四射;还有动人心弦的古筝演奏,悠长的古韵悠悠传来。礼堂里,喧闹声渐渐停歇,只剩下那如清泉般流淌的旋律。节目渐近尾声,我们排队返回教室,那一刻,我仿佛踏上了新征程。

回到教室,满眼皆是五彩斑斓的装饰,空气中弥漫着蛋糕的甜香。张老师和筹备会的家长们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许。一块承载着全体同学姓名的牌匾、一面写满心愿的许愿墙映入眼帘,大家纷纷写下心愿:“我想成为老师。”“考试门门得优。”“希望所想都成真。”……一张张心愿卡被轻轻贴上,伴随着大家的笑声,家长们为我们送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盒。

阳光如金缕般洒下,我们又来到绿茵场上。同学们排排坐,高举花朵气球,齐声歌唱。歌声乘着风,仿佛要飞向天边。我们大声喊着:“十岁啦,快乐成长!”那一刻,阳光映着我们的脸,仿佛也在为我们的十岁喝彩。

十岁的翅膀藏在舞台跃动的身影里,藏在心愿卡的字迹里,藏在蛋糕的甜蜜与糖果的香气里。原来,这双翅膀正由我们自己一天天编织。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邹雨萱

指导老师 张晓辉

激情苏超,难忘的沸腾时刻

8月17日傍晚,暮色像正融开的墨汁,一点点晕染出看台的轮廓。我和爸爸妈妈随着人流涌进球场,球场的光亮晃得人睁不开眼。看台上的球迷们举着手机,用闪光灯拼出一片片星海。爸爸下意识挺直了背,他平日里总说“球赛有啥好看的”,此刻却盯着草坪上热身的球员,喉结悄悄动了动。

开场哨响的瞬间,南通队的攻势如决堤的洪水,带着轰然的气势扑向对方半场。第29分钟,99号曹越涛跃起头球,足球擦柱入网的刹那,整座球场像被点燃的烟花筒。前排的叔叔猛地探身向前,喉咙里爆发出撕裂般的呼喊,那声音像闷雷滚过耳畔,震得我耳朵发麻;爸爸攥着荧光棒的手狠狠向上一扬,荧光绿的光弧划过半空,差点甩到邻座头上,他自己却浑然不觉,只顾着扯着嗓子和周围的人一起欢呼,脸上的红光比记分牌还要亮。8号程鑫抽射破门时,看台上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妈妈跟着旁边的阿姨拍手,节奏乱得像踩不准点的鼓。补时阶段,77号包鼎铭梅开二度,夜风裹着数万人的欢呼掠过脸颊,我看见看台上的红光漫过爸妈的笑脸,还看见连云港队的球迷举着手机,屏幕上的“加油”在黑暗里闪烁。

离场时,荧光棒还在亮着。走在散落着彩带的通道里,我忽然明白,足球的魔力从不止于输赢。南通队八连胜的强势里,藏着日复一日的汗水;连云港球迷不离不弃的呐喊中,写着对热爱的坚守。而我们一家人在这场沸腾的赛事里,共享着同一份激动与感动,让这个夏夜变得格外难忘。原来,竞技场上的每一分拼搏、看台上的每一次呐喊,都是生活里最鲜活的注脚。

海门区能仁小学六(4)班 张念蒲

指导老师 周建敏

爱唱歌的小青蛙

夏天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欢乐的小青蛙蹲在池塘的荷叶上,唱着动听的歌。

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玉盘,有的平铺在水面上,有的挺立在水中,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

小青蛙身披绿色的外衣,戴着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看起来像是精心打扮过一番。瞧!它那铜铃般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张得大大的,正唱着美妙的乐曲。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沉浸在小青蛙这优美的歌声之中。

这位“音乐家”可真是厉害极了!

海门区能仁小学二(4)班 吴玥滢

指导老师 施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