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养老困局
在如皋市丁堰镇朝阳村,一座由废弃村小教室改造而成的微型嵌入式养老院书写着农村养老的另一种可能。当农村普遍面临“不愿离家”与“子女难顾”的养老双重困境时,这个藏在村子里的养老院正悄然改变着部分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图景。
(8月27日本报5版)
为嵌入式养老叫好
□新平
在农村,养老问题长期存在两难:老人“不愿离家”,子女“难以照料”。嵌入式养老院的价值就在于把养老服务嵌进乡土肌理,让老人能在“看得见炊烟、听得见乡音”的环境里安度晚年。可以说,嵌入式养老的优势正是打通了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当然,嵌入式养老虽好,但仍面临困境。护理员年龄偏大、专业化不足、护理记录欠缺,这些都关系到服务质量与长期可持续性。如何在小而散的乡村中建立起有效的培训机制、资金支持和监督体系,是下一步亟待破解的问题。嵌入式养老不能只是“自发的善意”,还要有制度保障。唯有如此,才能从“样本”走向“普遍”,从个别村庄的创新,成为全市范围的可复制模式。
新型模式值得推广
□曲征
废弃的村小教室改造成微型嵌入式养老院,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当农村普遍面临“不愿离家”与“子女难顾”的双重困境时,这种将闲置资源与养老需求巧妙结合的模式,无疑是一剂良方。
如今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的老年人要想依靠孩子养老,已经不太现实。于是,有些老年人不得不考虑去养老院养老。而传统养老院往往远离村落,这让眷恋故土的老人们难以适应。如此语境之下,将村里的闲置资源改造成养老院的做法就充满了睿智。在这座养老院里,熟人照护充满了家的温度。而这种熟人之间的信任和关怀,是许多大型养老院难以复制的。
当然,这种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护理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护理记录不全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完善管理机制来解决。总之,此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更破解了农村养老的一大难题,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