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你看过“亚健康门诊”吗?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11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没生病却感到“浑身不得劲”

你看过“亚健康门诊”吗?

精力下降、周身酸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时常胃胀、口中异味……这些“浑身不得劲”而医院检查未达疾病诊断标准的状态多是“亚健康”。8月初,南通市中医院专门开设“治未病”门诊,专治各种“浑身不得劲”。该门诊开诊后十分火爆,挂号人群中经常熬夜的学生和中青年人占了大多数。

种种“不在线”

成为人们的“心病”

“到医院查了几次,并没有生病;但要说一切很健康吧,事实上又不是那么回事儿。”26日,在市区一家银行上班、今年32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怎么说呢?就是经常感到疲倦,爬个楼散个步啥的,用不了多久就气喘吁吁、心里发慌,事后还有些肌肉酸痛。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

李女士说,她和爱人有时说起这些烦恼时,爱人总是让她不要疑神疑鬼,说既然医院检查身体没什么问题,那就肯定没事,“但身体状况确实让我感觉‘不在线’,却又找不出具体的原因,为此我感觉很烦恼。”

李女士所言的这种“不在线”,事实上我们身边的不少人都有类似感受。“按理说,我才28岁,身体上不应该有太多毛病。”在市区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小方说,在学校时他曾是校篮球队的主力,跑路带风、劲头十足,校友们都说他是体育健将,“进公司工作才三年,没想到一些中老年人才有的毛病就找上了门,颈肩背腰时常感觉僵硬酸痛,有时还伴有头痛和关节痛,可到了医院进行检查却没发现什么问题,诊断结果基本上都是好的,真是奇了怪了!”

小方说,他感觉自己消化系统有一些异常,有一段时期出现过明显的食欲减退、腹胀和便秘,一个同事也说他以前也有过类似现象,可能与工作压力或饮食不规律存在一定的关系。

正在读研的谢丽,在这个暑假也遭遇了类似的烦恼。她说,感冒、口腔溃疡、脸上长痘、头上脱发等小毛病频繁发作,学姐告诉她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事实上,如今这些“浑身不得劲”,正成为人们的“心病”。

用“治未病”理念

对症施治“亚健康”

“亚健康不仅仅给人们带来身体异常和感觉不适,还会造成一些心理和情绪问题。”一名心理医生介绍,“这些表现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却是客观存在的。譬如,出现情绪不太稳定,易怒、焦虑、抑郁或情绪低落,可能因小事产生强烈反应。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脑雾’现象。个人兴趣爱好减退,对身边以往曾经热衷的事物失去兴趣,社交活动减少,倾向于自我封闭。凡此种种,都值得关注。这也是亚健康状态的核心表现之一,需要对症调理。”

8月1日正式对外开诊的市中医院“治未病”门诊就曾接诊过此类患者。“今年33岁的俞女士在我市一家企业从事技术工作。”26日下午,正在亚健康门诊接诊的副主任中医师胡钰介绍,“俞女士自述长时间感觉身体疲惫、睡眠差;有时莫名心情烦躁不安,但又说不清具体原因。平时运动量不足,喜食生冷食品,有较严重的脱发症状。通过看舌象和把脉,我判断她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于是为她开出了补益气血、健脾安神的药方,对症强调‘养心安神’。服用中药方剂一周后,俞女士的乏力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他异常状况也有了缓解。”

胡钰告诉记者,针对求诊者存在睡眠障碍,通过进一步询问病史,了解到她嗜饮咖啡,由此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此,她指导俞女士改变久坐不动的习惯,间隔45分钟到1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做一些体育锻炼。同时戒除咖啡,继续服用一些补虚固益的中药。

“通过传递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提供实用的保健养生措施,类似患者存在的病况,基本都在不断好转中。”胡钰向记者介绍。

亚健康门诊患者

学生和中青年较多

“亚健康门诊开诊以来,每周约接待180人次。”胡钰介绍,“在接诊的患者中,学生及中青年人占大多数,患者体质类型以痰湿质和气郁质为主。”

“初、高中生群体因学业压力大、睡眠不足、饮食不合理等,导致情志不畅;中青年群体更多是工作压力大、习惯‘报复性熬夜’,夜宵不停嘴、运动跟不上,结果往往出现失眠、疲劳、口臭、多汗等身体亚健康信号。”胡钰进一步分析。

那么,针对这两大就诊群体的突出健康问题,中医如何见招拆招、对症下药?胡钰介绍:“针对痰湿质患者,通常以化痰湿为主,采用‘孔圣枕中丹’这一古方进行加减化裁,达到化湿安神、定志醒窍的效果。这类患者饮食务必清淡,少吃甜食和冷饮,适度运动。对于气郁质患者,则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重在疏肝解郁。同时,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学会自我纾解,提醒家长注意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的改善。”

除了药物调理,中医还注重“内外兼修”。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中医院门诊为患者提供针灸、火罐、刮痧等外治疗法。“譬如,有些患者感到肩颈腰部不舒服,可以选择火罐或刮痧,能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特别怕冷的患者,我们还提供一种特色疗法叫作‘督灸’,也就是沿着督脉施灸,温阳散寒效果明显。睡眠不好的患者,我们建议采用‘耳穴疗法’,即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疏通经络。另外,还有中药泡脚和穴位贴敷,也能针对性调理身体出现的问题。”胡钰介绍。

胡钰还提醒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打工人”和“学生党”,日常养生建议避免熬夜,衣着要适宜。譬如,夏季避免在大汗淋漓时直接进入空调房间,以防受寒。饮食方面需顺应四时变化,多食用当季的蔬菜水果;晚餐以清淡为主,睡前不宜再进食。运动上建议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项目,避免过度出汗而耗气伤津。情志方面可培养适当兴趣爱好,多到户外宽敞、空旷的地方散步或登山,以舒畅心情、调节情绪。

“总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学会和身体对话,找到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至关重要。”胡钰最后说道。

本报记者张园 刘鹏 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