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全
锦绣街,位于如皋中山钟楼的南侧。这是一条明朝就有的老街,在明万历《如皋县志》里有记载。明弘治进士、御史的马继祖住于此,街口有为其所建的“骢马坊”。因西汉时御史着绣衣,称“绣衣御史”,街由此得名。地名烙着历史的印痕,带着古城特有的韵味。到我小时候,锦绣街上,骢马坊已湮灭不见,倒是如城首屈一指的文娱中心。
从中山钟楼沿海阳路南行,过了百货大楼,就到了熙熙攘攘的锦绣街口。街头虽非店面,是国营无线电厂的厂房,而倚墙的小人书摊犹如花花绿绿的“书海”,成为一道风景。这儿的书既多且廉,多为一分一本,厚厚的才索价二分。定睛搜寻,英雄故事、历史典故的新书层出不穷,引得我眼馋心痒,陶醉其中。
从这里,最初读到的是本经典连环画《东郭先生》,绘画精湛传神,画中人物连同那“中山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特别喜欢那个带兵的大将赵简子,羡慕那全副盔甲骑马弯弓射箭的英姿。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知晓了战国这一历史概念,尽管年幼,但似懂非懂的内心好像“吱呀吱呀”打开了另一扇窗口。那时是个崇尚英雄的年代,《小英雄雨来》《小马倌》《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令我摩拳擦掌,只恨无用武之地。爱不释手的,还有本土画家的连环画。有县文化馆张宝蔚的《火烧竹篱笆》,有南通沈启鹏的《虎口夺棉》、侯德剑的《董存瑞的故事》,以及沈行工、陈守义、袁峰的《水上交通站》,等等。常是日暮黄昏,书还未翻完,意犹未尽中,守摊的老太和气地说:“不要紧,明天继续来看吧!”
由东往西,过了青砖黛瓦的大华旅馆、几户烟火人家,就是我三姑奶奶家。一进葱茏的小院,井栏边的她见我来了,笑得满脸的沟壑更深了,忙丢下手上活计,到东房间找好吃的。一边拿个桃酥或鸡蛋糕给我,一边说:“借花献佛,这还是你妈妈孝敬的呢。”三姑奶奶大名陈淑元,断文识字,快人快语。难怪她胜任锦绣街道妇女主任,又俨然是位姑奶奶,连我的名字都是由她取的。
往前,一幢大门朝北的建筑典雅又庄重。这就是如皋人民大会堂,又称如皋人民电影院,一、二层设有900多个座位。据说建于1951年,所有用砖均为古城砖,来源于所拆的明代城墙。迎面巨型立柱对称排列,铜门上方的水泥拉花墙面嵌有一个大大的红五角星,时代特征鲜明。除开会议的日子,东侧贴满海报的两个售票口大排长龙,若有好片上映,则愈加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小时候看电影,大多为学校组织的包场。开了场,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洞里射出一道白光,通常先放一段“加演”的《新闻简报》,继而,伴着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银屏上五角星闪耀光芒,准是好看的战斗片了。《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英雄虎胆》,以及抗美援朝题材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打击侵略者》等,无不拍手称快。这比看小人书带劲多啦,以至回校上课,电影里的镜头老是在眼前闪烁,不时浮现激战正酣的场景……
还有经典台词脍炙人口,小伙伴们活学活用,其乐无穷。夸赞同伴会出鬼点子,必然大拇指一翘——“高,实在是高!”一旦玩打泥仗,“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则是战术口诀。而败了的一方故作狡辩:“这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后来,随着风靡一时的《少林寺》《庐山恋》等,电影院更红火了。于是,对面的灯光球场也放起露天电影。它本是篮球比赛的场地,四周设有水泥看台。这下可好,不必搬小板凳,也不对号入座,附近的居民喜大普奔,细伢儿雀跃不已。
但“沙沙沙——”放映机一响,自是安顿下来,沉迷其中。犹记看《渡江侦察记》,我特别崇拜饰演李连长的孙道临,他戴着军帽,话语硬朗有力,眉宇间的眼神特别有劲儿,那种沉着冷静、智勇双全的侦察员形象太帅了。结尾,李连长对刘四姐动情地说:“我们就要走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又见面的。”而刘四姐说:“不管时间多久,我一定会等你的。”回想这一幕,虽是雪泥鸿爪,但如夜幕中的璀璨宝石,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说来有缘,长大了,我在沪求学时,在华政40号楼礼堂见到景仰的孙道临老师,并聆听了他的精彩演讲。那年他65岁,宝刀不老,还兼任上海市演讲协会副会长。
20世纪80年代,灯光球场焕新成文化馆。一楼的阅览室书香弥漫,宽敞又明亮。每到星期天,座无虚席。《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大众电影》好像最为抢手,不得已,便凑人家身边看。直至有天,邂逅《新民晚报》复刊号,尤其对《夜光杯》一见倾心,即便功课再多,也不忘周末相会。忘不了,复刊号有著名导演谢晋的一篇《夜光杯抒怀》:“小小的夜光杯,也代表着祖国悠久的文化。举起夜光杯,斟满葡萄美酒,祝愿祖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由衷敬佩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由此,再看他导演的电影,从《红色娘子军》《女篮5号》《大李、小李和老李》到《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也觉得更上一层楼。
此外,电影还带火一条街,不谈别的,就是苏家巷口的“万年青”理发店、点心铺及瓜子摊,也火爆极了。
20世纪90年代,这里又迎来锦绣今生。而今路过锦绣街,斑斓的光影似又萦回,连同阳光还是那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