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开学经济”又热了。连日来,众多家长陪同孩子在市区人民中路南通书城选购学习用品。
(8月25日本报2版)
为“经济开学”点赞
□叶金福
按说,开学了,孩子们适当添置一些学习和生活装备并非不可以,但关键是要使“开学经济”变成“经济开学”。作为一名学生,要知道自己还是一名消费者,不仅要学会设身处地替父母着想,而且也要学会不乱花钱,学会节俭。
因此,笔者以为,作为父母,应切实加强对孩子金钱观和消费观的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初衷。
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不少家长开始追求“经济开学”,这无疑是一种理性选择,值得点赞,值得提倡。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包括我们的学生,都能学会理性选择“经济开学”,这不仅是勤俭节约的需要,更是金钱观、消费观教育的需要。
应守住理性边界
□宝哲
“经济开学”不是不消费,而是“聪明消费”,关键在于把握刚需、实用、适度三个原则。
首先,要“按需清单”代替“盲目采购”。开学前,家长可和孩子一起梳理学习所需:对照课程表准备文具,根据上学期使用情况补充消耗品,避免“看到什么买什么”;对于非必需的“高端文具”“冗余教辅”,要明确拒绝,让孩子明白“学习好坏与文具价格无关”。
其次,要盘活旧物减少浪费。书包、笔袋等耐用物品,若没有破损可继续使用;上学期剩下的笔记本、练习本,可整理后用作草稿纸;甚至可以和学长学姐“接力”,接收闲置的教辅资料、课外书籍。这种物尽其用的方式既能降低消费成本,也能让孩子学会珍惜物品,培养节约意识。
最后,要量力而行,拒绝攀比。家长可以通过沟通告诉孩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孩子理解“学习的重点是态度和努力,不是外在的物质装备”。这种理性的消费观比任何高端文具都更能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总之,让开学准备成为孩子学会理性、懂得节约的起点,这才是“开学经济”应有的温度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