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老校长张佑才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A12版:晚晴       上一篇    下一篇

张佑才老校长离开我们已一年多了,我深深地怀念他。

1980年8月至9月,我跟老校长做过短暂的邻居,我家住在二楼,他家在底楼,他们一家四口,每晚在房前纳凉用餐的画面,至今还定格在我的脑海中。20多年后,我赴南通电大(后改为开大)任职党委书记,因修校史需要,才发现首任老校长竟然是张佑才老市长,于是与其取得联系,形成了其后五年连续回校做报告的惯例,多次聆听其教诲,获益良多。

老校长天资聪慧、满腹经纶,更是平易近人。首次前往财政部镇江培训基地拜访老校长,与老校长一见如故,十分亲切。原计划一小时的拜访,因老校长谈性正浓,且老校长事先已安排人准备了中餐,拿出了五粮液招待我们,强调这不是公款,饭后又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培训中心,并允诺以后回校看望师生。

老校长清廉自守。每次回校做报告,既不收专家费,又坚持在学校食堂用简餐,唯一的要求就是叫南通曾经的秘书陪同用简餐。有一年重阳节,他入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做健康体检,我和时任校长前往拜访,按学校慰问老领导惯例拿出红包时,他笑着说他是中管干部,不属于学校的慰问对象,既没有收红包又幽默地避免了我们的尴尬。

老校长对教育工作情有独钟。他担任副市长时兼任南通开放大学(时称南通电大)首任校长,升任市长后仍保留校长职位,显示了深厚的教育情怀。任财政部副部长期间,他强调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并参与财政体制和经费保障改革,推动教育经费增长,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老校长聪明、乐观、纯粹。“文革”期间,他因为保护被批斗的学校领导,被学校造反派批斗下放到南通县化肥厂,这段经历不仅没有打倒他,反而提升了他“洞悉世事,练达人情”的功力,积累了从政必需的基层工作经验。他不说假话空话,致力于为民办实事,绝无官场的恶习,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党的干部。

斯人虽逝,精神永存。老校长去世后,许多人以各种方式表达怀念之情。其中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副省长,曾任南通市副市长的王湛的评价最有代表性:“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光明磊落律己做真人,佑才同志堪称楷模。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老校长在南通工作期间的老部下们于今年5月14日自发组织了一场低调而庄重的追思会,交流发言中,有两则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一则是他的秘书江治学的回忆,当时,张市长经常工作到月上树梢时才下班骑车回家。有一天下班时,得知其爱人正在纺织厂上中班,女儿还在幼儿园,于是陪同其一起接女儿。另一则是其大学学弟吴建华的回忆:“文革”结束后,原南京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克和在省委扩大会议上动情地讲述了这样一番话:“我能活到今天,全靠我的学生张佑才,他是高教部表彰的三好学生,1965年提前留校担任校团委书记,‘文革’中为了保护老同志,他陪斗挨批,受尽凌辱,最后被造反派逐出校门,下放原籍,从放灰工干起,一干就是好多年啊!我时常想念他。”

作为开放大学的后来者,纪念老校长的最好方式,就是按老校长指引的方向和要求,努力办出让南通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