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峰
想起我的伯父,怀念之情填充了我的内心深处,一缕思绪挥之不去。
2025年5月14日凌晨,我爸在微信上给我语音留言说:“你大大(海安方言,伯父)夜里12:40走了。”听闻,眼泪立即充满了眼眶。前段时间,回老家的时候,还特地去看望了伯父。伯父跟我闲聊了一会儿,我感觉伯父今年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之前要好。走之前,伯父的一句“谢谢你,常回来看看。”令我莫名感动。如今回想起来,又有些许的遗憾与悔恨。大哥在告别仪式上的悼词,是发自肺腑的情感自然流淌,真挚、思念、感恩、不舍……
晚年的伯父跟记忆中的爷爷越来越像,无论是外貌还是说话的语气、语调。慈祥、能干、善良、聪明,好像都是从爷爷那里遗传下来的优秀品质。
伯父是一位好木匠。他打的八仙桌,榫卯结构、严丝合缝,摆在客厅里,特别大气,十里八乡的人都啧啧称赞。大哥这样描述道:“父亲的一生,正如他手中打磨过的木头——沉默而坚韧,粗糙却温暖。年轻时,父亲靠着一把刨子、一把锯子、一把斧头,在一件件木器活中撑起了整个家庭,他本着严丝合缝的生活态度,不取巧、不敷衍,用实实在在的力气活出了尊严。父亲教会我,木头要直,人心要正,钉子要实,做事要稳。量尺对准了,路不会走歪……”伯父通过做木器活悟出的做人道理,在琐碎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下一代,让我们受益终身。
伯父是一位好“大大”。小时候的我特别调皮。暑假不是泡在河里就是跟小伙伴们一起打牌、玩耍。在我四年级的一个夏天,伯父对我说:“你少跟他们一起玩,你把暑假作业拿来让你大哥教教你。”我虽不情愿,但伯父的话自带一种威严,我乖乖照做了。我遇到不会的题目,大哥耐心教我。那时我最讨厌写作文,大哥点拨一下,帮我修改一下,有一篇作文后来竟然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不知道是受到表扬的虚荣心,还是大哥认真学习的态度感染了我,从此以后,我改变了。伯父的一句话是扭转我人生的一剂良药。
伯父去世的第二天,一只燕子就来到了屋檐下筑巢。我们都知道燕子是一种非常聪明和敏感的鸟类,它们喜欢在人家屋檐下搭窝,但是燕子并不是谁家都去搭的,燕子会选择环境优美、能够保障安全的善良的人家进行筑巢,同时也表达了它的信任和感激。
也许,是伯父化作那只燕子,继续保护着这个苦心经营起来的幸福家庭,也欣喜地看护着他的子子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