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凭经验识破 3 毫米 “元凶”,南通一院骨科医师终结患者千里求医路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3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22日下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一对母女从盐城市响水县远到而来。年轻的女儿扶着双目失明的母亲。母亲陈女士不断道谢:“感谢周小钢主任的精确诊断,让我免受痛苦。”

故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当时,陈女士的脚趾突然出现疼痛,凭着感觉,她以为是常见的甲沟炎。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接诊医生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并按甲沟炎方案进行治疗。然而,数天的治疗不仅没能缓解疼痛,痛感反而蔓延至整只脚。

为了找到病因,女儿陪着陈女士跑遍了省内多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却始终没能得到明确的诊断。疼痛日复一日地折磨着这位失明的患者。

转机出现在19日下午。在女儿的搀扶下,陈女士走进了周小钢的诊室。接诊过程中,周小钢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检查到大脚趾指甲末端时,他轻轻敲击了一下,原本还算平静的陈女士突然疼得叫出了声。“就那么轻轻一碰,她的反应特别剧烈。”这个异常细节立刻引起了周小钢的警觉。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判断:这可能是甲下血管球瘤。这种罕见的良性肿瘤虽小,却能引发剧烈疼痛,且由于体积微小,极易漏诊。

为了验证判断,周小钢立即安排陈女士进行磁共振和B超检查。然而,两项检查的结果均显示“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不是万能的,像这种毫米级的微小病灶,很可能被遗漏。”周小钢耐心地向母女俩解释。

一时间,诊疗陷入了两难境地:没有明确的影像支持,手术可能 “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临床症状又清晰指向血管球瘤,不手术,患者将继续承受剧痛。

“周主任,我们信您!”陈女士握着医生的手说,“与其痛不欲生,不如赌一把,至少有希望能好。”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周小钢下定决心推进治疗。

20日下午,张辉宇、吴兵兵医生为陈女士实施了日间手术。在显微镜下,一个直径仅3毫米的小球体终于显露出来。随着肿瘤被精准切除,困扰患者数月的疼痛根源被彻底清除。

22日下午,陈女士再次来到门诊换药。看着伤口愈合良好,母女俩收拾好行李,准备踏上返乡的路。这场跨越数月、辗转多地的求医之旅,终于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