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地方小剧种
走上更加宽广舞台
日期:08-21
□郭元鹏
近期,南通一批精品剧目“走出去”,在异地进行交流展演,并凭借鲜明的江海文化特征、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赢得当地观众认可,形成了“叫好又叫座”的良性循环。
(8月20日本报3版)
在文化的百花园中,地方小剧种宛如一朵朵独具风姿的小花,虽不似牡丹般国色天香、声名远扬,却各自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密码。近期,南通一批精品剧目出圈,便是小剧种绽放光彩的生动注脚,也为地方小剧种如何突破局限、走上宽广“大舞台”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南通的实践来看,创新是小剧种焕发生机的关键。以大型魔幻杂技剧《寻梦出海记——大海小海》为代表的精品剧目在坚守剧种特色基础上大胆突破,用当代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让小剧种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建立起情感连接。
立足地域文化,深挖本土资源,是小剧种的立身之本。越剧《风梅图》、通剧《陈英卖水》等剧目都深深扎根于江海文化的沃土,以当地百姓熟悉的故事、方言、民俗为素材,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地方小剧种只有坚守这份独特性,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坚持走出去,是小剧种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南通的精品剧目通过异地展演,不仅让更多人领略到江海文化的魅力,也为剧种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与外地观众的互动反馈也为剧目的改进提升提供了方向。
每一个地方小剧种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该被遗忘在角落,而应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通过创新表达、立足本土、积极交流,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地方小剧种定能跨越地域与时空的界限,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地方走向全国,在更宽广的“大舞台”上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