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学农
鲁迅在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廿九日致蒋抑卮函之中提及“任君克任”,据王景山《鲁迅书信考释》(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有1982年初印本及2012年增订本),此人本名任允,字克任,浙江仁和人,光绪二十八年,自费留学日本,并引光绪二十九年《浙江潮》第三期《浙江同乡留学东京题名》为证,再引该杂志第二期《苦英雄逸史》、第七期《俄国虚无党女杰沙勃罗克传》“两者均署名任克”,认为“这位任克应就是任克任”。如果此说可从,那么南昌普益书局同在“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二日印刷,七月十五日发行”而署名分别为“日本民友社著,中国任克编译”的《政治革新史》以及“著作者民友社,译者任克”的《教育进化史》应该也是此人著译之作。
《鲁迅书信考释》又引宣统元年(1909)《浙江教育官报》第十期《本司支奉抚宪札准驻日公使咨奉天官费女生冯颉英请领故夫学费移藩司文》,指出“冯颉英,即其妻”。此处“冯颉英”三字,初印本及增订本同,实则《浙江教育官报》中“颉”原作“撷”。冯撷英,字始平,浙江杭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由奉天省资送赴日留学,先入实践女学校,次年七月,改入女子美术学校,习西洋画,学制三年。宣统元年,“卒业匪遥”,其夫溘然而逝,“惟有恳恩将浙省咨准发给先夫一年学费并考察等费,除先夫在日领已半年外,尚有半年应领之费照案发给,俾得稍资饘粥以赡遗孤而竟所学”,所请照准。宣统二年(1910),冯撷英自日本学成归国,后在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担任监学。辛亥革命期间,她加入浙省女界协赞分会,赴沪募饷,“奔驰旬日,愤气填膺,吐血不止”,甚而“已昏晕不省人事”,又任“杭州女子国民捐”正干事长,其后事迹不详。
另外,冯撷英即中国科学院院士楼南泉的外祖母。据说,曾经“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是艺术(油画)硕士”,可备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