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执源治理,是“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崇川法院构建“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攻坚”全链条执源治理体系,从源头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通过多种机制督促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实现胜诉权益及时兑现。14日,该院发布执源治理工作白皮书,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该院首次执行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8.71%,自动履行率和执行完毕率提升4.99%。
聚焦执行案件源头减量,崇川法院持续以威慑警示营造高压态势。向社会定期公开执行动态,强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诚信意识,同时坚持开展月度集中执行行动,集中力量办结一批案件。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共开展19次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1066.21万元。推动建立公检法联合惩戒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常态化工作机制,2024年共有13名被执行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促成案件主动履行到位178.67万元。
将纠纷解决由“强制执行”变“主动履行”。该院创新审执衔接,组建执前督促团队,开展执前督促以及保全查控工作,综合考虑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和实际困难,预留宽限期。该举措既保证了案件顺利执结,又节约了司法成本,同时还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在执行期间有效促成对立当事人握手言和。团队组建以来,已执前化解案件1353件,避免大量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浪费强执资源。
聚力打通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该院以终本清仓唤醒沉睡案件,激活静态财产池。开通“执行110”24小时热线,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共接处警137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努力破解终本后查人找物难题。深化警法联动,向公安机关发送协查函67份,查询长期“失踪”终本案件被执行人行动轨迹和电子户籍信息,35条线索及时得到反馈,涉嫌拒执的被执行人被定位迅速控制。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该院终本清仓比例达到24.96%,实际执结案件6583件,清案数量位居全市法院第一方阵。 记者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