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老邵与他的“母亲河”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A08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志国

尚未步入初夏,炽热的骄阳已让花甲之年的老邵在巡河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林阴道上,人们望着那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脸上不约而同地绽出舒心的笑容,纷纷赞叹。正是刚从社区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休的老邵带领着乡亲们用心守护,才让这条“母亲河”这般清澈地静静流淌。

这条被老邵和乡亲们视作“母亲河”的通扬运河,对老邵而言意义非凡。他自幼在运河畔长大,是喝着运河水成长起来的。多年来,他如同依恋、陪伴并守护自己的母亲那般,见证着运河两岸的时代更迭,也分享着“母亲河”给予自己与乡亲们的欢乐和收获。在他的记忆深处,祖辈与外公家皆毗邻通扬运河。每到夏日,他便与邻里小伙伴、表兄弟们一同,欢快地泡在那清澈柔和的运河水中,嬉笑打闹着打水仗,与灵动的鱼虾相互逗趣,看着运河里往来穿梭的大小船只。渴了,便掬起两口清冽的河水;饿了,就从运河边的果树上摘下几只刚熟的杏子与半熟的桃子。这条“母亲河”,就这样为他和父老乡亲带来无尽的喜悦。

老邵怎能忘却,父母在运河的助力下,哺育儿女的点点滴滴。通扬河畔的几个村民小组素有全镇闻名的“蔬菜大队”之称。那上百亩的蔬菜地,因母亲与乡亲们从运河担水、引水浇灌,蔬菜长得格外茁壮鲜嫩。这些原生态的时鲜蔬菜不仅活跃了当地市场、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更让乡亲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在陪伴母亲种菜的岁月里,老邵自幼养成了勤劳的习性。作为家中长子,从运河担水回家是他日常必做之事。他还热衷于将家中里里外外打扫擦洗得一尘不染,不仅帮母亲打理自家的自留地种菜,还喜爱在房前屋后栽种自己钟情的树木花草。在他家的影响下,左邻右舍也纷纷因地制宜,依靠运河的滋养,拥有了各自美丽的“小菜园”与“小花园”。乡亲们感慨地说:“这好日子,多亏了运河水。没有这通畅清澈的运河,哪有我们的蔬菜大队,哪有大家的小菜园、小花园……”

尽管10多年前年迈的父母相继离世,但老邵始终铭记着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当老邵成为一名农村干部时,父母常教导他,“为官做人”要如运河水般清正纯净。自担任社区“河道长”后,老邵不仅时常向乡亲们宣传“保护环境、守护运河、创建美丽中国”的深远意义与诸多益处,还积极引导广大社区群众一同关心呵护“母亲河”,祈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曾几何时,宽敞清澈的运河迎来大批外来运输与通商经营的船舶。他们拖家带口,长期漂泊在通扬运河上,吃喝拉撒皆在河中解决。这不仅阻碍了运河的正常通行,更让昔日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乌黑,水中活蹦乱跳的鱼虾日益减少。老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身为当地人大代表的他积极向当地人大及党委、政府领导呼吁,全社会应整体联动、共建共管,共同守护好“母亲河”。他的呼声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拥护与支持,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一场全民参与的河道清理整治守护战就此打响,成功拯救了“母亲河”。往日影响河道通畅的渔网消失不见;曾在运河里打“游击战”的外来船只也踪迹全无;过去河床坍塌、杂草丛生的河坡经过整治修复,种上了姹紫嫣红的常青树木。如今,过路行人每日都能看到,一艘艘配备现代化打捞机械设备的环保船在清澈的“母亲河”中往返穿梭,一遍又一遍地巡查清理河道。曾经只能在电视里让乡亲们羡慕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迷人河道风光,如今在乡村田野处处呈现。

30多年的日夜相伴,乡亲们都熟知老邵工作时爱较真的倔脾气。无论在岗时还是退休后,乡亲们总能瞧见他在运河边奔波巡河的身影。大家劝他注意身体与安全,可每次老邵总是爽朗地笑着回应:“建设生态美丽健康中国,人人都有责任。通扬运河的清澈与通畅,不仅关系到家乡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关乎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我们都要用心守护好身边的每一条‘母亲河’。虽然我退休了不再是河长,但我依旧能成为一名守护‘母亲河’的民间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