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红
每次和女儿去超市购物,我都不忘去电梯旁看看那些可爱的小乌龟。这些小乌龟差不多大,但身上的花纹却不同。它们缩着小脑袋,被放在小型的塑料笼子里,一动不动,也不知它们是否在睡觉。偶尔会看到有一两只小乌龟伸出小脑袋,可一旦有人靠近,它们就立马感觉到并将头缩进去,只有一只顽皮的小乌龟不畏惧,即使你敲打笼子,用手指着它的脑袋低语,它也不感到害怕,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直到你不想再逗它玩儿为止。
为了和这只小乌龟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我干脆买了两只小乌龟带回家。一到家,就给它们洗澡,然后放进我精心准备的“爱心小屋”里,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小盒子,两只小乌龟住进去空间正好。
刚买回来的前几天,两只小乌龟在盒子里纹丝不动,好像对新家很陌生。不知为何,小乌龟新家里面的水总是很浑浊,也不知是不是小乌龟“拉粑粑”了。看到这么脏的水,我就忍不住要立即去换,每次换水时,小乌龟就开心得手舞足蹈。久而久之,我养成了每天给小乌龟换水洗澡的习惯。
每天下班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去观赏小乌龟,和小乌龟说话、“做游戏”。
我发现两只小乌龟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活泼好动、爱张扬,另外一个稳重踏实、没表情。活泼的那只小乌龟每天睁大眼睛张望,每当我用手指向它,朝向它呼喊时,它似乎听到了我的呼唤,要么特意转过身背对我,要么伸出脑袋动也不动,就是不想正眼看我。我很喜欢这只有个性的小乌龟,将塑料盒子拎起来左右转动,就是要让这只小乌龟看到我,可它偏偏总是躲闪。就这样,我和小乌龟每天做着同样的躲猫猫游戏,小乌龟也成了我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我的好“龟”蜜。
另一只小乌龟有点特殊,它的双眼始终没睁开,也许生来就是个“瞎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平时它不爱动弹,也不喜欢和我交流,唯独一次的行动却惊吓到了我。
那天中午,我在房间午休时,隐约听到一阵阵敲击声。当时很奇怪,不知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仔细聆听,发现既不是楼上邻居家传来的声音,也不是隔壁女儿发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呢?刚开始我没在意,继续躺下午休,可没过多久,又传来这种刺耳的敲打声。
我好奇地坐起来四处观望,寻找声源,却始终找不到。正当我苦思冥想、摸不着头脑时,看到那只原先非常老实的小乌龟,正像一个被关押已久的小孩突然爆发一样,依靠着墙壁站立着,双脚来回不停挥舞,愤怒地敲打墙壁。它似乎不怕累也不怕疼,只为和命运作最后的斗争,争取独立自由。也许是想离开这个看似温馨的小屋,摆脱我对它的束缚;也许只是为了出去寻找龟粮,摆脱饥饿的困扰。总之,它想离开。
就这样,小乌龟持续敲打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没有理会它,接着便去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后才发现,这只小乌龟的四脚朝外,趴在脏水里一动不动。我将手伸进去,试着碰一碰它,看它有没有反应,来回试了几次后,发现这只小乌龟还是没动静,我又尝试给它们换水,换水是小乌龟最开心的,换完水后发现,这只小乌龟还是没动弹,身体似乎开始有点泛黄,此时此刻,我才确定这只小乌龟是真的离开我了。
这只“龟”蜜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但它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它那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拼搏奋斗的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