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泽麟
岁月流转间,当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史上的历史使命完满终结时,它们也给世人留下了足以评说千古的历史遗迹与灿烂文明,向后辈诉说着前尘往事、古国沧桑。说来真巧,我们7月中旬在银川参观西夏陵时,景区里忽传来新华社喜讯:“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项目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往事越千年。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拂去历史烟尘,一段繁荣璀璨的历史被重现……
鉴往知来,西夏陵如今向世界讲述着什么故事?西夏(公元1038—1227年)建都银川,当时称兴庆府。它是以党项族为主,统辖我国西部地区,与宋、辽、金并列的封建割据政权。西夏陵(也称西夏王陵、西夏帝陵)景区是我国最大的西夏文化遗址,是现存的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宁夏最重要的一处历史遗产和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景观。在我国18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王陵是唯一的以单一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明代安塞王朱秩炅《古冢谣》中“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志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的诗句,是西夏陵区的生动写照。
西夏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部50多里的贺兰山东麓,北起泉齐沟,南迄银(川)巴(音浩特)公路,坐落着9座帝王陵及270多座陪葬墓。当年西夏建都兴庆府时,疆域广大,国势日盛。西夏统治者在贺兰山建有离宫、避暑宫等多处皇家宫殿和皇家寺院。他们在修筑西夏王陵时,就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民族文化融合起来,构成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
西夏王陵区南北长20多里,东西宽约10里,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均为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陵台等部分组成。特别是黄土筑成的八角塔形陵台,高达20多米,被誉为“中国金字塔”。西夏王陵受唐宋帝王陵影响,据说是“仿巩县宋陵而作”。地宫形式多参照唐宋帝陵修建,由墓道、中室和左、右耳室组成,深达24米多。
王陵中的陪葬墓墓主一般是西夏王朝的重要官员。按照西夏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官位不同,各个陪葬墓的建筑形式和规模也都不同。如此严谨规整而独具特色的大型陵墓建筑,在中国的帝王陵墓中并不多见。可以说,西夏王陵是西夏建筑文明及灿烂文化的历史缩影。
西夏帝陵里是哪几位帝王呢?见诸史籍的有李继迁裕陵、李德明嘉陵、李元昊泰陵、李谅祚安陵、李秉常献陵、李乾顺显陵、李仁孝寿陵、李纯佑庄陵、李安全康陵。
现在,陵区地面建筑经过近千年的风雨飘荡之后,早已成为废墟。但黄土夯筑的灵位、阙台、神墙等还巍然屹立。每座陵园占地在10万平方米上下。大量的砖瓦建筑材料,造型生动的绿色琉璃和灰色的鸱尾。加之兽头,及精工制作的雕龙石柱和碑碣残片,显示了昔日西夏陵园宏伟的规模和豪华的景象。特别是作为“陵区背景”——西边海拔3000多米高、绵延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脉,以及东边流淌不息的滚滚黄河,让参观者无不热血沸腾,感慨万分。
同每一个个体生命相比,历史文化遗迹无疑都比较恒久,可以让人兴起莫名的愁绪。也许,从历史的眼光看,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数千年文化史在茫茫宇宙中又算得了什么?曾几何时,这些业已消逝的古国和地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它们却也耐不住那千百年的寂寞,似乎注定了要在某个时刻掀开尘封已久的神秘面纱,向后人一展它那绝世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