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织
百年前,城山河河东稻麦田茫茫,河西砂石路绵延。1923年,从西公园到狼山始有公交车往来,首运之日轰动通城,体验者甚赞汽车快捷,彼时城里人去狼山广教禅寺烧香拜佛是件大事,备足香烛果品,雇黄包车载着家人、或足行十里前往,虔诚如苦行僧。其时,父亲在厦门大学读书,暑假回来特意和弟弟妹妹乘汽车去狼山和江滩游玩。父亲的记忆穿越百年时光隧道,是个人对家乡河流物象的印刻。
城山河的起点是通棉二厂仓库所在的江家桥侧畔的运棉码头处,1964年的航道测绘日志中记下:“城山河”自市区江家桥始,狼山闸桥止,全长5公里。城山河通常水面宽16米,航行10吨木船,河上江家桥、王家闸桥、解放桥、英雄桥、大寨桥、战斗桥、勇敢桥、南郊公园二桥、闸桥,计9座。
40年前(1986年),我在南郊一所学校任教,骑自行车沿着城山河上下班,城山路狭窄,一辆辆汽车从身边鸣笛而过,飞驰的风让我紧张。清晨,宿霭笼罩着河东的田野,河面轻雾升腾,我小心翼翼顺坡而下,芦苇叶上有很多露水沉重了翅膀的金龟子,捉几只放到火柴盒里,回家让尚在幼儿园的儿子惊喜。
今年初夏,儿子出差回南通,先生建议走走城山河:“去看看金龟子俯芦苇的河流吧!”
城山河起源西移至清源广场。广场造景有水出假山挂瀑,落入河道成清浅溪流,溪水从大小石块与绿叶紫花的梭鱼草缝隙中流过,发出汩汩的声音,缘溪南行,见有小桥亭台,清雅幽静。
儿子望着绿树夹岸的河道说:“那摇曳的芦苇丛和金龟子是童年的露珠梦。”
轿车在城山路上飞驰,河东现代建筑林立,河西黑色路面宽阔平坦,快慢车各行其道,车载音乐播放着《故乡的小河》,悠扬音乐与翠色行道树交融成松弛的浓郁,曾经的稻麦野茫,曾经的狭窄、飞尘或污染,随流年而消失。
记忆刻录在不同节点,千万年前、百年前、60年前、40年前……将过往的城山河与今日的城山河放在一个时空观念里,空间更高远,疏远了又亲近了。
而民族有共同的记忆,一如城山河畔的倭子坟、曹公祠、三角桥……代代的记忆不以河道宽窄而消失,不以绿树遮光而黯淡,它们是这座城市的荣光。
1963年我是初中生,远足游狼山,经倭子坟,那是一座不足十米高的长长的土丘,有花岗岩石块围垒护坡,青草杂树于上,最高处木结构京观亭是张謇先生1919年倡建。我和同学大左“登高”,她面对城山河流水高呼一声“啊”,便没有下文,我们匆匆下坡赶路。白发苍苍相见时,我问她:“你当时长叹一声是‘念天地之悠悠’吗?”她大笑:“没有那么诗意啊,当时我想倭寇被踩在脚下呢!”
“京观”是一个历史的用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一文,古代战争中,胜者为威慑敌人或减少瘟疫,将敌军尸首或头颅堆积封土形成高冢。埋葬倭寇的称“倭子坟”,我国现存倭子坟有南通、上饶、腾冲3座,最古老的是南通倭子坟,距今400年,保留最完整的有南通与腾冲两座,是铭记抗击侵略者的历史军事遗址。
明代中后期,倭寇侵犯我国沿海,猖獗抢劫,无恶不作,沿海边患长达300余年之久,人民深受其害。如今,在沿海各地看到的卫所、炮台、烽火台、城墙等军事防御遗迹多数建于明代抗倭时期。南通城山河边倭子坟是明代的烽火台遗迹,烽火燃起是广告民众避难与战斗的信号。
为抗击倭寇,通州余西盐民曹顶应募入军,骁勇善战,冲锋陷阵,据传曹顶个人杀敌数百,埋敌在烽火台下,烽火台演变成一座倭子坟。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1557)英雄曹顶追杀倭寇至单家店,因滑马摔倒,被倭寇杀害,英年44岁。民众为了纪念曹顶,将曹顶葬于倭子坟南,从倭子坟沿城山河向南不足千米,抗倭英雄曹顶横刀立马的塑像巍然屹立!记得我们小时候看到曹顶塑像后有祠堂,前有两棵很高大的银杏树,春游一树青绿,秋游满地黄叶。
跨城乡街衢至平潮通扬运河西岸曹顶牺牲处(单家店)有曹公亭,1921年,张謇题写的颂扬曹顶爱国情怀“匹夫犹耻国非国,百世以为公可公”对联,至今悬于此亭,亭碑记《曹公亭记》为时《南通报》主编费范九撰文,记叙曹顶生平与战绩,内容悲壮,震撼人心。400年的传颂,城山河与单家店时空相见,爱国情怀何其耀耀!
这座城市民众爱国热情薪火相传,城山河流过海港引河,北岸的曹顶墓附近,新建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曹顶纪念公园,人们在此休闲,一片祥和安逸。
顺着城山河向南,流水之上有一座三角桥,因其水流呈T形流向,三角桥将三块土地连接。三角桥每一桥架有4个石拱,共有12个桥拱。1964年航道日志上写道“三叉形拱桥”“新建,坚固”,三角桥历史不长,却已成为城山河上的地标性桥梁,是不可移动文物。
依据60年前的航道日志,作为航道的城山河止讫点是闸桥。如今,城山河流过闸桥,向西融入了绿色的怀抱。城山河变得修长而优美,从清源广场到汇入长江计5.5公里,于涓涓溪流起,一流婉约徐缓,终于扬扬奔长江。城山河之尾绿云弥漫,人在其中,如仙境飘逸,姑娘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留影拍照一张张。
我们深深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眺望狼山,支云塔刺破青天,云彩撒在流水中,我已沉醉天蓝水清:何以情系城山河,走过家乡驰骋爱国激情的河流,丰富的心随着历史的记忆融入大自然!逝者如斯夫,亦水流亦时间亦千变万化中,深沉了岁月白了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