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为南通立传,为时代存证,我市一项重大文化工程——10卷本《江海图志》的编纂工作已于近日启动。这是记者11日从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获得的信息。
(8月12日本报3版)
一座城市的记忆不只在档案馆的案卷里、文物库的玻璃柜中,更镌刻在街巷的肌理、地貌的变迁、人物的笑容与眼神里。如何让这些瞬间穿越时间长河,被今天的人看到、被明天的人理解?“图像志”以特有的方式提供了一条极具温度与厚度的路径。
用影像留史,并不是简单地堆砌老照片,而是一种系统性的文化工程。留住历史记忆,不是单向的“拍照留念”,而是全社会的共建共享。史料征集、故事口述、影像提供,离不开每一个曾经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文化机构要善于发动群众,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让个人的相册与记忆成为公共的财富。与此同时,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把抢救性保护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抢救性记录是对历史最深的敬意。留住历史记忆实质上是留住城市的灵魂。这是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也是对发展质量的深思。影像记录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态度——不因岁月的远去而淡忘,不因现代化的喧嚣而忽视。让历史在光影之间生动延续,让未来在回望中找到前行的力量,这是每一座有责任感的城市应有的担当。
用光影为城市立传,让记忆有影,让历史有声。历史不在别处,就在脚下。抓住今天,守护昨天,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