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争分夺秒的午休“追机”接力赛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A08版:市井       上一篇    下一篇

“正是你们高效、专业、无私奉献,让我在极短时间内找回了不慎丢失、万分珍贵的手机……”近日,一封字里行间满是感动的表扬信寄至市公安局,市民李女士在信中用最朴实的语言,动情讲述了那场争分夺秒的“追机”接力行动。

这场“接力赛”源于一次揪心的丢失。6日晚,李女士外出时不慎丢失了手机。转机出现在次日中午11时,李女士通过手机“查找设备”功能赫然发现,手机曾于前一晚7时出现在市区大生路唐闸古镇某维修店。紧盯着屏幕上的定位光点,李女士立刻拨通110,一场争分夺秒的“追机”接力赛随即在崇川公安分局唐闸派出所民警们的脚步声中开跑。

第一棒:五分钟极速取证

“唐闸收到!”接警员沉稳的话音刚落,54岁的民警陈石相拽上辅警周树林直奔警车。“指挥中心说失主很急,咱们得快点!”他边跑边说,腰间的单警装备随着急促的步伐铿锵作响。

警车疾驰穿过古镇青石板路,仅用5分钟便抵达维修店。店主见民警赶来,连忙迎上来:“昨晚7点多,有个男的来修手机,说是要刷机,我怕手机来路不正,就拒绝他了。”在老板的指引下,店内及周边3处监控录像旋即被顺利调取。这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赛的第一棒已稳稳交出!

监控录像刚被带回派出所,民警马薇斯已守候在研判电脑前。监控因使用年限较长,分辨率不佳,只能给出模糊信息,马薇斯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不断进行比对,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逐帧放大画面细节。“停!就是这个男子拿了手机!”经过半小时目不转睛的甄别,他终于从海量画面中锁定了捡拾人的身份。

因还有警情等待他前往处置,这份关键信息被他郑重交到副所长王成手中,为“追机”接力赛稳稳传出了关键的第二棒!

王成仔细梳理马薇斯的研判成果,拨通了拾机者的电话。面对对方推说“没见过手机”“没时间见面”,他不疾不徐,温和而坚定地讲解起相关法律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条款。“您想想,要是您丢了重要东西,该多着急?而且我跟您说,这捡东西也可能构成违法犯罪,我来跟您讲啊……”

经过近30分钟法理交融的耐心沟通,对方终于松口:“那你们要是真警察,就自己到我家来吧。”这根承载着转机的接力棒在凉透的饭菜旁完成了顺畅的第三棒传递。

“走,我带您过去!”刚结束上一个警情处置的民警金志烽顾不上喝口水,便驾车载着李女士直奔约定地点。面对拾机者流露的犹豫,金志烽向对方表明身份后,与之拉起家常,待对方态度稍有软化后又进行法律宣讲。金志烽始终语气温和,眼神却透着不容动摇的坚定。这份真诚最终融化了对方的顾虑,将手机当场归还。当李女士的手指触摸屏幕、点亮熟悉桌面的瞬间,这根承载着群众期盼的接力棒终于完成了最完美的冲刺!此时,金志烽的警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晕开大片深色印记。从接到报警到手机物归原主,全程仅仅一个半小时。

“卓越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李女士在表扬信中细数着民警们的闪光点。这场始于午休时分的接力赛没有轰轰烈烈,却在点滴寻常中映照初心。民警的“超长待机”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生动诠释,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本报通讯员黄侃侃

本报记者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