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蒋瑞藻笔下的 福尔摩斯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A13版:书香       上一篇    下一篇

◎祝淳翔

浙江诸暨人蒋瑞藻(1891—1928)自20岁起编纂《小说考证》,陆续刊于上海《神州日报》,1913年由广益书局出单行本。1915年完成正编十卷,由商务印书馆结集。后增辑续编五卷及拾遗一卷,于1919年由商务印书馆印合订本。鲁迅先生对之有所褒贬,称其“取以检寻,颇获裨助;独惜其并收传奇,未曾理析,校以原本,字句又时有异同。”

在该书拾遗卷中,谈及福尔摩斯探案《归来集》里的《跳舞小人案》。蒋氏引及:

数年前有疡医某,雅好文学,岐黄之外于书无所不窥。一日天雨,枯坐无聊,披阅旧年杂志以自遣,忽于一千八百七十四年五月《圣尼古拉司杂志》第四百三十九页,见有题曰《小鬼之语》者,乃一短诗,全诗不着一字,惟绘以小人作种种舞蹈状,或俯或仰,或左或右,无不毕备。翊月杂志第五百二页载有详解,按图索骥,始知其诗为有名之童谣,其词为:“一滴水一粒沙”云云,比较而观,志中之小鬼,及案中之小人二书出版相去仅三十年,虽所代之字母不同而小人之形状则一。某意必有人曾以此事为柯氏言之,而柯氏据为己作也,乃寓书柯氏,略谓:君之密码已属三十年之旧物,似无足奇,且告以后此撰著,毋刺取古籍中事,词极委婉。柯氏得书即以半辨尼明信片报之曰:“某君鉴,此特不谋而合耳。”柯南达利复。笺既寥寥数字,而邮资复不足须受书者补给,某怒,亦以半辨尼之明信片答柯氏曰:大札诵悉,详察之决非偶然耳。

大概的意思是,某外科医生从1874年5月号《圣尼古拉司杂志》上见到一首短诗,题目是《小鬼之语》,使用与福尔摩斯探案集里近似的跳舞小人符号,又在下月同一杂志得到答案,原诗为著名童谣,遂致函柯南道尔,委婉地提醒他不要抄袭。而柯则写欠资明信片回答,辩称只是不谋而合,成功激起那医生的怒气。

蒋在这段引文之末写明出处,为“幼新笔记”。经检索,实录自《小说新报》1918年第9卷第4期上《柯南达利文学上之嫌疑案》一文,为译文,幼新是译者,原著者为:Lyndon Orr。经校读,此文果如鲁迅所言,略有改写。

今检刘臻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新注释本)》(同心出版社2013),《跳舞的人》篇中注释第118条:

关于艾尔茜父亲使用的独一无二的字母表的来源问题存在好几种理论。……林顿·奥尔在《文人》(1910年4月)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这种密码基于“不停休小鬼的语言”,它使用了棍形人,刊登在1874年6月号《圣尼古拉斯杂志》上。

正是那《小说新报》译文的源头。可知浙江文人蒋瑞藻竟与几十年后注释者的关注点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