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采访抗战老兵于健的任务时,我们的首要行动便是查阅老人的相关资料。得知于老已经99岁高龄,心中难免生出几分忐忑:既忧虑岁月的流逝可能模糊了他的记忆,又担心老人身体难以承受长时间的访谈。
然而,当见到于老时,所有的担忧显得那么多余。采访过程中,于健老人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光,见证了他年轻时经历的一切。他详尽地回忆着往昔的战斗,还时不时掀开衣襟,向我们展示那些见证岁月沧桑的“勋章”。
通过这次对话,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抗战老兵们对国家、对党的坚定信仰。因为这份信仰,于健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扛着炸药包冲向敌军阵地;在国家重建之际,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修铁路、建大桥的艰巨任务中;当国家有号召时,他毫不犹豫地告别城镇生活,携妻儿在农村扎根,默默奉献。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于健一样的抗战老兵的舍命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
采访抗战老兵,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个体的传奇经历,更是为了传承他们所彰显的抗战精神。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将这些老兵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本报记者任溢斌 黄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