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母亲留下一本《人生如画八十年》生日纪念册。这本画册宛如一扇通往时光深处的窗户,只需轻轻一推,便能引领我走进母亲生前那五彩斑斓的世界:淡雅的水墨画、深情的旧日记、斑驳的老照片,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帧画面,都是母亲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它们让我们再次深切地感受到母亲那温文尔雅的气质与平实善良的品格……
母亲于1929年出生在南通的一个富商之家,自幼便沐浴在书香与艺术的氛围之中。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是她汲取知识与追寻梦想的摇篮。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不仅在那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更在那里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学校学生会文娱部的部长、市学联的副主席。她用青春的激情与坚定的信仰为自己绘就了一个最初的如画人生。
1949年后,母亲成为南通人民广播电台的首任播音员之一。在近四十年的新闻广播生涯中,她辗转多地,无论是在省广播电台担任记者、编播组长,还是到县广播电台担任主编、台长,她都始终坚守初心,用话筒传递着时代的强音,用文字架起与听众心灵的桥梁。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东广播电台荣获了全国农村有线广播先进集体称号,母亲也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殊荣。
退休后,母亲依然心系新闻广播事业。她不仅关心如东新闻广播的创新发展,积极参加新闻评审工作,还发挥余热,银发生辉,积极参与老年大学、关工委的各种社会活动,继续书写着自己后半生的如画人生。母亲是在年近古稀之时才开始学画的。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她认真听讲,仔细临摹。课后回到家中,她会反复推敲琢磨,有时,为了观看一堂电视上的绘画课,她早晨五点钟就起身守候;有时,她会为习作的败笔流露出无限的懊恼;有时,还会为成功的作品哼起欢快的歌曲。那份认真与执着十分令人感动。母亲的专注度带来质的飞跃,她的进步得到老师的肯定,多幅作品获得奖励证书,其中《山间渔村》更是荣获省广电系统建党90周年书画比赛的三等奖。记得母亲曾教我欣赏《山间渔村》时,指着画中的渔船说:“留白处是水面反光,要想象笔尖蘸的不是墨,而是晨雾。”现在,每当我观赏水墨画时,总觉得那些氤氲的墨色里藏着母亲教我观察世界的眼睛。
母亲的画作是自然与情感的完美交融。山水立轴中,行云流水、飞瀑峰峦、劲松翠柏,展现了她对大自然的深情礼赞;花鸟小品里,葡萄串串、葫芦依依、枇杷满篮,流露出她对生活的细腻描绘。这些画作不仅彰显了她卓越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她内心的平和、善良与慈祥。
母亲的一生如同一幅精彩的画卷。无论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严谨与敬业,还是作为画作者的才情与执着,她都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绚丽人生。如今,虽然母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和品质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在这个母亲节里,我想对母亲说:“妈妈,您的爱如同璀璨的星辰大海,照亮了我每个思念的夜晚。愿天堂的母亲节能让您收到我跨越时空的祝福,愿天堂里的您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