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毫厘铸正义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A15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蔡栋

在崇川区法院,王冯的头发总让人多看两眼。48岁的年纪,银丝已漫过鬓角,同事们说这是二十多年泡在案卷里的印记。作为刑庭庭长,他办公室的灯常亮到深夜,桌上的卷宗码得比显示器还高,这些日常碎片拼凑出他在司法一线深耕的模样。

进入法院后,王冯先后在执行局、民二庭、民一庭等部门历练,而刑事审判庭,是他扎根最久、沉淀最深的地方。刑事审判事关重大,牵涉到多方面的价值和利益,远不只是简单的“判案”,他总主动把最难啃的案子揽过来。“从不挑活儿,再复杂的案子交给他,总能理出个头绪。”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他常对年轻同事说:“刑事法官既要有辨善恶的刚直,也要有体恤众生的柔软。把道理讲到群众心坎里,案子才能判到大家认可处。”这话在他处理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里得到印证。

那起案子涉及两百多名投资人,公诉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刚送到法院,多名投资人就带着怒火闯进接待室控诉审计数额远低于实际,有人拍着桌子吼,有人掏出存折哽咽。王冯没有回避矛盾,在接待室里耐心倾听大家的诉求,安抚情绪。回到办公室,他就拿着卷宗,开始重新核查审计,发现数据采集和审计方法确有疏漏。他又牵头组织公安、检察、审计多方坐下来协商,一次次推演规则、一遍遍核对逻辑,最终拿出了各方认可的补充审计报告。

然而庭审时,被告人又提出数额可能重复计算的质疑。他当即决定“再细查一遍”,带着团队逐笔核对原始数据,督促审计机构调整报告,直到每一个数字都经得起推敲,才审慎作出判决。整个案件过程中,他不回避矛盾、不惧怕烦琐,用耐心和坚持化解争议,把一场潜在的冲突化解于无形。

法官手中的法槌,分量千钧,关乎性命财产,容不得丝毫马虎。王冯常说,公正裁判既要“下苦功”,更要“有真功”。法律的海洋常新,新法规、新理念不断涌现,他把“终身学习”刻进日常:新类型案件来了,就泡在法条、判例、论著里找思路;跨领域问题出现,就啃起金融、工程等专业知识。他深知“法律的生命在经验”,也常读社会、观生活,把阅历化作断案的“清醒剂”。

这份专业与敏锐,结出了果实。他审理的潘某某危险作业案,成为江苏首例以危险作业罪规制非法流动加油的案件,更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平安中国建设典型案例——这份“首例”背后,是他对法律精神的精准把握,更是对社会安全的深切考量。

二十余年如一日,王冯在审判一线默默耕耘。那早生的华发、伏案的身影、对细节的较真,无声诠释着一名法官对“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