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空抛物真是让人心惊肉跳,楼上扔个饮料瓶、果皮下来,轻则污染环境,重则砸到人和车,找不着人还容易引发邻里矛盾。”5日,在南通开发区竹行街道龙田花苑,看着小区不断架起的崭新摄像头,龙田花苑一期坤园物业负责人欧云峰介绍说。
龙田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实现龙田花苑一期安防监控设备提升,推动小区监控系统更新迭代,织密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安全防护网,为居民打造安心、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不再“步步惊心” 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高空抛物是城市长效管理的一大顽疾。为切实保障居民“头顶上的安全”,今年,龙田社区党委通过召开协商议事会议、物业例会、入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听取居民意见,牵头组建由“红色物业”先锋支部党员、业委会支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监控设备质量、工程质量等进行全程跟进,在竹行街道物管办牵头下逐次顺利安装高空仰拍摄像头98部,单元楼道口摄像头107部。
同时,社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册、开展普法课堂等形式,向居民普及高空抛物的严重后果和法律责任,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此外,社区还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居民积极举报高空抛物行为,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物业公司安排专人24小时对高层建筑进行全方位监控,一旦发现高空抛物行为,能够迅速锁定责任人。今年以来,共发现高空抛物安全隐患30处,并全面协调整改。
“电子眼”智防上线 社区治理无盲点
“一旦小区内发生纠纷和事故,我们就能第一时间调取监控视频,还原事情真相,快速解决问题。”7日,在利用监控视频解决一起邻里纠纷后,龙田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陆巍很高兴。
龙田花苑人员密集,流动量大。此前,由于监控设施不足,小区里时常发生快递丢失、电动车被偷、车辆剐蹭后难以找到肇事者等情况,居民对此很是苦恼,社区管理也面临较大压力。随着监控的全面铺开,龙田花苑一期地面及地下车库增设监控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关键路段全天候、无死角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理,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小区的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各类纠纷发生率下降。
陆巍表示,未来,社区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确保监控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会合理利用监控资源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有温度”的智慧社区。
“梯阻”网络全覆盖 安全回家共守护
“之前我们专门安排人在监控室盯着监控看是否有居民推电动自行车上楼,还要立刻联系附近的保安、保洁跑去阻止,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矛盾,现在‘梯阻’联网监控室后便利多了。”对于今年刚安装的“梯阻”系统,欧云峰很是满意。
为更好地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龙田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为鲜明主线,联合物业公司全覆盖加装电梯“阻车报警器”,实现53个单元“梯阻”监控全覆盖并投入使用,定期联合维保单位检查电梯运行状况,及时维修保养,确保电梯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对于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社区从消防安全、治安防范、便民利民等多方考量扩建电动车棚103处,并安装配套充电设备,可容纳1032辆电动车停放充电。此举避免了由于安装“梯阻”监控居民电动车无处安放和充电及私拉乱接充电等问题,疏堵结合,有效阻止电动车上楼入户,切实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社区党委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联合物业公司实施监控全覆盖等措施,不仅提升小区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种治理模式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这样的合作,社区党委进一步密切与居民的联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构建和谐、安全、美好的居住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民有所呼,行动有应。下一步,龙田社区将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用“共商共治”筑牢幸福家园的安全基石,让安全“看得见”。 本报通讯员李玲淋